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混凝土材料一般存在抗拉性能低、韧性差、开裂后裂缝宽度很难控制等缺点,若将它应用在桥梁、海港码头、大坝等处于恶劣环境中的结构或构件,那么,这些结构或者构件将会存在严重的耐久性问题。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简称ECC)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这是一种具有假应变硬化和多缝开裂特点的新型建筑材料,表现出非常显著的非线性变形和优良的韧性。它在纤维体积掺量不大于2%的情况下极限拉应变可达到2.0%以上,并且在整个拉伸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宽度小于100um的细裂缝,该情况下形成的多缝开裂引起了该材料的拉伸应变硬化行为。现如今,伴随着高强度钢筋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开始大力推广高强度钢筋,在实际工程中,使用这种材料有望能够解决现代混凝土构件和结构所存在的结构持久性和变形能力这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采取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高强钢筋增强ECC-RC组合梁的受弯性能:
本文以国产PVA纤维增韧的水泥基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以常用受弯构件为研究载体,并且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完成了以下三部分内容:
(1)在课题组原有理论成果基础上,以ECC层厚度、界面处理方式及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等参数为变量,浇筑22根ECC-RC组合梁进行三等分点受弯试验,研究该类型梁在静载作用下的正截面受力过程和变形特征,分析得出荷载-位移曲线,并对试件的受力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描绘出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记录18根ECC-RC组合梁的开裂弯矩和极限弯矩,记录试验梁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最大裂缝宽度、平均裂缝间距、平均裂缝宽度,与普通混凝土梁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同级荷载作用下,高强钢筋增强ECC-RC组合梁的最大裂缝宽度小于普通混凝土梁、平均裂缝间距、平均裂缝宽度均小于普通混凝土梁。
(2)在平截面假定、钢筋与ECC变形协调和混凝土层与ECC层完全粘结等基本假定条件下,以弹塑性理论为依据,详细地分析了ECC-RC组合梁在整个受力过程中不同阶段正截面的承载能力,并给出了受弯各阶段内力。分析构件受弯破坏形态,根据已有的理论研究PVA纤维的作用得出承载力计算公式,平衡配筋率,最小配筋率的计算方法。
(3)考虑到纤维对裂缝数量和宽度的贡献,阐述构件裂缝发展规律,得出裂缝分布特点,对比ECC-RC组合梁与普通混凝土梁的裂缝形态,解释纤维的阻裂原理。描绘出ECC-RC组合梁的裂缝分布图,给出我国规范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和其修正建议。用修正公式计算得出的数值与试验值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修正公式的可行性。
本文以国产PVA纤维增韧的水泥基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以常用受弯构件为研究载体,并且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完成了以下三部分内容:
(1)在课题组原有理论成果基础上,以ECC层厚度、界面处理方式及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等参数为变量,浇筑22根ECC-RC组合梁进行三等分点受弯试验,研究该类型梁在静载作用下的正截面受力过程和变形特征,分析得出荷载-位移曲线,并对试件的受力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描绘出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记录18根ECC-RC组合梁的开裂弯矩和极限弯矩,记录试验梁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最大裂缝宽度、平均裂缝间距、平均裂缝宽度,与普通混凝土梁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同级荷载作用下,高强钢筋增强ECC-RC组合梁的最大裂缝宽度小于普通混凝土梁、平均裂缝间距、平均裂缝宽度均小于普通混凝土梁。
(2)在平截面假定、钢筋与ECC变形协调和混凝土层与ECC层完全粘结等基本假定条件下,以弹塑性理论为依据,详细地分析了ECC-RC组合梁在整个受力过程中不同阶段正截面的承载能力,并给出了受弯各阶段内力。分析构件受弯破坏形态,根据已有的理论研究PVA纤维的作用得出承载力计算公式,平衡配筋率,最小配筋率的计算方法。
(3)考虑到纤维对裂缝数量和宽度的贡献,阐述构件裂缝发展规律,得出裂缝分布特点,对比ECC-RC组合梁与普通混凝土梁的裂缝形态,解释纤维的阻裂原理。描绘出ECC-RC组合梁的裂缝分布图,给出我国规范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和其修正建议。用修正公式计算得出的数值与试验值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修正公式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