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809年传教士马歇曼节译本《论语》(也是《论语》的第一版英文直译本)出版到现在两个多世纪以来,中外译者对《论语》的英译付出了诸多努力。《论语》英译的研究也在一直继续着。“仁”是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最重要而深刻的哲学概念之一。对这一重要哲学概念的英译,不同的译者选择不同的英文词与之对应。这一选择,无形中都带有一种倾向性——倾向于原文抑或是倾向于译文,基于译者对《论语》这一著作中“仁”的理解,同时受制于译者不同背景,所处的不同时代和与中西文化相关的一些因素。描述性翻译研究,从传统的规定性研究方法和语言学视角的桎梏中跳出来,开辟了翻译研究的新领域,用描述性的方法,从更广阔的视角——文化来研究翻译。从1972年JamesHolmes第一次正式将描述性翻译研究纳入翻译研究的一个分支到1995以色列GideonToury教授DescriptiveTranslationStudiesandBeyond一书的出版,描述性翻译究得到了成熟的发展。GideonToury认为,翻译是译者做出选择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受制于社会文化规范的制约。因此他提出了规范(norm)的概念,并且提出了具体的描述性翻译研究的三个步骤,同时指出规范不是显性的,而是隐含于文本之中的。通过文本内分析和文本外分析可以归纳出规范。这些研究成果都为描述性翻译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这篇论文从《论语》中“仁”的英译这一角度切入,在诸多《论语》的英译本中选择了六个样本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三本为西方译者,分别为JamesLegge(1861),ArthurWaley(1945)和RogerT.Ames&HenryRosemont,Jr.(1998);三本为中国译者,分别为辜鸿铭(1898)、刘殿爵(1979)和林戊荪(2010)。译者所处的年代不同,各自的背景不同,对“仁”的英译自然不同。这其中则包含了每位译者不同的翻译策略,即GideonToury所提出的初始性规范(initialnorms)——“充分性翻译”(Adequatetranslation)和“可接受翻译”(Acceptabletranslation)。通过运用GideonToury关于norms理论和其方法论,辅助以图表等对比的方法,这篇论文以期对“仁”的英译作出较为全面的描述性研究。文末,作者还尝试性地对“仁”的英译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GideonToury的描述性翻译学做出了进一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