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特点是容易反复发作,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UC临床主要以腹痛、腹泻、稀便、脓血便为典型特征,长期的结肠慢性炎症可导致结肠组织结构和功能受损,增加罹患结肠癌的风险。人体肠道中栖息着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以细菌为主的微生物,这些细菌被统称为肠道菌群。大量文献报道,肠道菌群参与了机体的免疫调控和宿主的防御功能,肠道菌群失衡可导致结肠炎患者肠道免疫功能障碍,进而加重肠炎的发生和发展。中药黄蜀葵花,是锦葵科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L.)的干燥花冠,有清利湿热,解毒消肿的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我们前期发现,黄蜀葵花提取物(Abelmoschus Manihot,AM)治疗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研究黄蜀葵花提取物(AM)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8周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不同剂量的AM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用3.5%DSS诱导构建UC模型,治疗组造模后予不同浓度的AM灌胃治疗7d。治疗结束后处死小鼠,评估其体重变化,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病理损伤;Q-PCR检测结肠炎性因子、趋化因子、黏膜完整性分子表达情况;Western-Blot检测炎症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h17/Treg等免疫细胞比例变化;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结构;GC-MS法进行粪便代谢产物测定;Co-housing 实验观察菌群对 UC 的作用;细胞实验研究菌群作用于 UC 的分子靶点。结果:DSS诱导后小鼠结肠炎体征明显,体重下降显著,DAI指数下降;结肠炎症因子IL-6、TNF-α等及趋化因子CXCL1、CXCL2等表达水平显著升高,黏膜完整性分子Muc-2、OCLN等表达下调;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数量增多,Th17/Treg细胞比例失衡;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结构发生改变,其中拟杆菌(Bacteroides)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厚壁菌(Firmicutes)、毛螺菌(Lachn ospiraceae)相对丰度显著减少;粪便代谢产物中丁酸和乙酸含量显著降低。经不同剂量的AM治疗后小鼠肠炎体征明显改善,体重出现回复,DAI指数下调;结肠炎症因子及趋化因子分泌显著减少,黏膜完整性分子表达上调;中性粒、巨噬细胞比例下降,Th17/Treg趋于平衡;肠道菌群失衡情况明显改善,拟杆菌相对丰度下降,厚壁菌、毛螺菌相对丰度显著升高;粪便代谢产物中丁酸和乙酸含量显著升高;Co-housing实验提示,肠道菌群对UC进展有显著干预效果;进一步实验显示过氧化物酶体激活物受体γ(PPARγ)途径参与了 AM介导的Th17/Treg平衡调节。结论:AM可以通过调控肠道菌群及Th17/Treg平衡来改善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丁酸激活PPARy途径介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