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战略联盟是企业合作与竞争的必然产物,是企业做强做大、多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各行各业逐步与国际接轨,企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如何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建立企业战略联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方式。建立企业战略联盟,不仅可以克服和降低开拓新领域、开发新技术的巨大不确定性,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可以利用合作伙伴的资金、技术和核心竞争力,更快更及时地生产出新的产品,开拓新领域,抢占市场先机。稳定性问题是企业战略联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企业战略联盟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以企业战略联盟的稳定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其隐含的基本假设是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企业战略联盟得以存在的根本。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是联盟能否实现战略目标的保证。本文在把握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概念和实质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决定因素,论述了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运行机制,对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测评机理、方法和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和构建,以德隆集团为例对中国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测评,并针对中国企业实施战略联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遵循“什么是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如何实现企业战略联盟的稳定(决定因素、运行机制)→怎样测定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实证分析→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全文由导言、六章主体内容和结论三部分构成。第一章导言。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价值链理论、博弈理论、系统理论、战略缺口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网络理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说明了本文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企业战略联盟及其稳定性的实质。本章从企业战略联盟的概念、类型、特征、动因及与传统合资经营比较出发,阐述了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实质,探讨了企业战略联盟不同发展阶段稳定性的特征表现,论述了商业生态系统演化理论,创建了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轨迹图”并对企业战略联盟失败、解体和升华等进行了分析。第三章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决定因素。本章是把握稳定性运行机制和构建测评指标体系的基础。影响企业战略联盟的建立、发展、稳定的因素很多,而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但主要的决定因素是:企业核心能力、沟通和信任、组织学习、文化融合、外部适应性和技术创新。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是经济学与管理学交叉融合的产物。企业在考虑建立战略联盟时,核心能力是基础。信任就是在合作中一方相信另一方会按照双方达成的目标行事的一种态度,是联盟得以实施的保证。联盟组织学习可以促进知识在联盟组织内部快捷流畅地传播。企业文化融合强调成员企业在经营理念、战略目标、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相容性和配合性。对联盟成员的企业文化进行整合,培养兼容的企业文化,倡导合作的精神,能够促使联盟成员加强相互信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增强外部适应性,保持联盟稳定,发挥联盟竞争力。加强和改善这些因素,对于企业战略联盟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实现联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第四章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运行机制。机制是系统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系统的自组织功能。所谓自组织,就是系统在没有外界特定干预的情况下,自行调整自身要素和结构以适应自身及外部环境变化,形成或保持某种功能的过程和现象。机制就像人体中的神经系统在一个组织中起着协调作用,如果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使联盟瘫痪或者失败。本章集中探讨和论述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运行机制,包括合作竞争机制、信任机制、约束机制、学习机制、监督机制、退出机制、预警机制等。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各种机制的原则和措施,特别是提出了利用声誉模型探讨强弱联盟伙伴的稳定性概率以建立预警体系。第五章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测评。本章以企业战略联盟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利用博弈方法对联盟各阶段进行了分析,选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影响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内外部因素进行逐层分析,建立了测评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指标体系,并为实证研究联盟稳定性的测评制定了工作流程。第六章德隆集团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实证分析。本章以德隆为案例,通过对其发展历程的分析,指出其联盟模式的利弊,分析联盟解体的原因,为其他已经建立或欲建立战略联盟的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本章也是对本文前几章关于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规范分析成果内容的具体应用和实践验证。第七章增强中国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对策措施。本章在分析中国企业实施战略联盟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提出了增强中国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相应对策和措施。第八章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出基本结论,并说明了本文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及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