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始终是人们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主要媒介。但二十世纪中期科技发展颠覆了语言作为符号系统的唯一和中心。对于语言的研究也从文字形式的单一模式转向文字,图像,音乐等多模式研究。随着文字,图像,音乐在符号系统开始共同发挥作用,语言学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多模式的时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视觉语法的发展。
视觉语法是由Kress和Van Leeuwen在20世纪90年代建立的。其理论源丁M.A.K.Halliday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视觉语法范畴中,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人际功能,概念功能,语篇功能)被用于分析多模态的符号系统。
自出现之日起,小说的传统模式就是语言构建情景。然而在20世纪初一位美国女作家简·韦伯斯特打破常规。在其著名的小说《长腿叔叔》中,简借助主人公的笔在文字间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简笔画。图文并茂的《长腿叔叔》利用多模态组合为第一作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挥空间也为第二作者(读者)提供了更高的解读平台。
本文以简·韦伯斯特的《长腿叔叔》为例,利用多模态理论分析隐藏在一幅幅图片背后的深层意义。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较之单一文本多模态组合的文本中,人物性格塑造更加丰富,作者意图表达更加到位,且更加吸引读者注意力。她通过文字和图像的多模态组合,利用两者的互动作用成功地实现了人物形象的多维塑造和故事情景的完美构建。同时,论文对多模态理论的实践,也有力地证明了多模态理论在语言和图像共同互动,实现同一意义和话语中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