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位于癌症相关死亡原因第三位。全球每年大约有123万例CRC患者被确诊,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很复杂,研究表明其发生发展不仅涉及多基因的改变,而且还与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密切相关。多肿瘤抑制基因的表观遗传学失活,尤其是DNA甲基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来研究发现Rassf基因家族表观遗传学失活在结直肠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Rassf (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是Ras信号通路的负性调节基因家族,具有抑制肿瘤发生的作用,包括Rassf1-10十个成员,其大多数成员都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表达缺失而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文献报导Rassf10基因在胃癌、甲状腺癌、恶性黑色素瘤、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前列腺癌中存在频繁甲基化,是潜在的候选抑癌基因。但在结直肠癌中未见类似报道,Rassf10在结直肠癌中的甲基化状态尚不清楚。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Rassf10在结直肠癌及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甲基化情况,在转录水平研究其mRNA表达与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关系,并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Rassf10甲基化和结直肠癌临床指征的关系,探讨Rassf10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方法本课题选用了7株结直肠癌细胞系,分别是:LOVO、RKO、DLD1、HCT116、HT29、SW620和SW480。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检测结直肠癌细胞系中Rassf10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采用半定量逆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2-deoxycytidine (5-aza-dc)处理前后Rassf10在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探讨其表达是否受启动子区甲基化调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MSP等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中Rassf10的表达及甲基化情况,结合临床资料,运用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Rassf10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结果1.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7株细胞系LOVO、RKO、DLD1、HCT116、HT29、SW620和SW480的甲基化状态,发现LOVO、RKO和HCT116中Rassf10存在完全甲基化改变,余呈部分甲基化改变。2.半定量逆转录PCR技术检测以上7株结直肠癌细胞去甲基化药物5-aza-dc处理前后Rassf10mRNA水平变化,发现在LOVO、RKO和HCT116中Rassf10mRNA不表达,经5-aza-dc处理后恢复表达,HT29、SW480和SW620处理后Rassf10mRNA表达水平增加。结合MSP结果提示Rassf10在结直肠癌中因启动子区甲基化表达下调。3.20例配对结直肠癌与癌旁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assf1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统计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在90例人结直肠癌组织中,Rassf10甲基化率为60%(54/90例),而在正常结直肠组织中均未见甲基化改变(0/10例)。Rassf10启动子区甲基化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肿瘤分级Ⅲ-Ⅳ期较Ⅰ-Ⅱ期的患者甲基化率明显高,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较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Rassf10甲基化率明显高。结论1. Rassf10启动子区在结直肠癌中存在异常高甲基化改变,Rassf10启动子区甲基化是结直肠癌的频发事件,且与结直肠癌的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2. Rassf1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Rassf10在结直肠癌中因启动子区甲基化表达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