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fer RA)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鸭败血症等,多见于1-8周龄的雏鸭,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眼和鼻分泌物增多、喘气、咳嗽、下痢、头颈震颤或歪斜等症状,易引起雏鸭的大批发病和死亡,雏鸭发病死亡率可达40%。临床常用抗生素、化学抗菌药或疫苗进行治疗,但药物残留严重,耐药性及多种致病性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型限制疫苗普遍应用等问题不断凸显。为开发低成本、疗效好、低残留的新型抗鸭疫里默氏杆菌药物,本研究首先通过单味中药对抗鸭疫里默氏杆菌体外研究,筛选出有良好效果的中药,再通过体外联合抑菌实验筛选出中药复方的处方,最后组方形成中药复方散,利用现代提取方法,对处方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考察指标为中药复方提取物的得率、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最终筛选得到中药复方散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观察以最佳工艺提取得到的中药复方有效提取物对小鼠人工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疗效确定其最佳治疗浓度,最后将提取得到的中药复方有效成分制备成颗粒制剂,建立该颗粒制剂的质量标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单味中药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的MIC和MBC值,大黄、白头翁、板蓝根、佛手、杜仲、秦皮和大青叶提取物抑菌效果好,MIC值均为15.6mg/mL,选择大黄、白头翁、秦皮和杜仲提取物采用棋盘法进行体外联合抑菌试验,结果显示杜仲和秦皮联合具有相加作用,白头翁与杜仲和秦皮联合均表现无关作用,秦皮与大黄联合表现相加作用,白头翁与大黄联合表现拮抗作用,选择杜仲、秦皮和白头翁组成中药复方。2以提取溶媒为考察对象,以提取物有效部位提取率、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的MIC值和MBC值为考察指标,采用冷凝回流提取法、体外试管二倍稀释法初筛适宜的溶媒,通过单因素筛选,最终得到3个较好的乙醇浓度即50%、60%与75%作为正交试验中药提取工艺的考察对象。3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料液比(A)、提取次数(B)、提取时间/次(C)及乙醇浓度(D)为考察因素,以提取物有效部位浸膏得率、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的MIC和MBC值为考察指标,采用冷凝回流提取法、体外试管二倍稀释法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最终获得其最佳提取工艺为:A3D3C1B2即10倍量75%7,醇,提取2次,每次0.5h。4先对小鼠进行预试验,确定最优的攻毒菌液浓度为1×109CFu/mL。正式试验结果显示,复方“秦白杜”提取物中剂量组对人工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小鼠有明显抗感染效果,死亡率为35%,其死亡率低于头孢噻呋组的死亡率,而复方“秦白杜”提取物高剂量组和复方“秦白杜”提取物低剂量组均无效果,小鼠死亡率都在95%以上,因此复方“秦白杜”提取物中剂量组即给药浓度为复方“秦白杜”临床用药剂量的1倍有明显的抗感染效果。5复方“秦白杜”颗粒剂的研制及其质量标准的建立,首先按照实验室颗粒剂制剂方法,筛选适宜的药液(提取后溶液浓缩到1g浸膏·mL-1浓度)与辅料总量比例,主要以软材品质和颗粒外观作为指标。结果表明,当药液与辅料比例为1:4时,软材品质及颗粒外观均合符标准。正交试验优选辅料组份,选择可溶性淀粉、α-乳糖、糊精用量及黏合剂羧甲基纤维素钠(HPMC)溶液的不同浓度为考察因素,以外观、澄明度、含水量为考察指标,确定各辅料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复方“秦白杜”颗粒剂的最佳处方为可溶性淀粉:a-乳糖:糊精为4:1:2,且以0.3%HPMC为黏合剂。在该工艺下制备的颗粒剂澄明度良好,微有浑浊;外观色泽均匀,碎末少;含水量约为3.2%。以上各指标符合中药颗粒剂的质量要求。采用岛津SH MADZU LC-2010C HT (CLASS-VP6.13multi)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建立复方“秦白杜”颗粒中秦皮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先将颗粒剂用甲醇溶解,然后以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Krom asil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5:95,v/v);柱温为25℃;流速为1.OmL·min-1;检测波长为334nm;进样量为10μL进行含量测定,理论塔板数按秦皮乙素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块·m-1。结果显示:在21.60μg·L-1-129.6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6),RSD=0.69%(n=6),加样回收率为98.29%,复方“秦白杜”颗粒剂中秦皮乙素的含量为0.26mg·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