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8月20日安徽省某动物园松鼠猴发病死亡。临床症状以食欲废绝、精神沉郁为主,短时间内死亡。剖检可见肝脏表面点状出血,周围组织增生。肺间质增宽,伴有弥漫性出血。口腔、鼻腔和气管内有大量白色泡沫。为确诊病因,本试验通过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长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在死亡松鼠猴肝脏中分离出一株革兰氏阴性球菌,在含有血清的培养基上良好生长,呈黄色、干燥、较硬的菌落。菌体大小在0.5μm0.6μm之间,呈不规则球形,表面有突起。麦芽糖、果糖、蔗糖、乳糖和葡萄糖发酵阳性,氧化酶试验阳性,硝酸盐还原阴性。经16S rRNA序列比对,初步确定该分离株为奈瑟氏球菌属菌株,同源性均为99%,与Neisseria macacae6250株亲缘性最高,命名为NS-9株。为了解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对培养特性、药物敏感性进行研究。分离株的对数期在612h之间。酸性条件与碱性条件对比,发现酸性条件下存活率较高。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药物较为敏感,对恩诺沙星、复方新诺明、林可霉素和青霉素均耐药。为探究分离株的致病性,在分离株中检测出TonB铁载体依赖受体和三价铁摄取转运调节器两条与摄铁系统相关的毒力基因。动物试验小鼠腹腔攻毒细菌数为1.04×1014CFU/只,随后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沉郁,但未致死。病理观察发现心脏、肝脏、肺脏、脾脏和肾脏均出现出血和淤血。肝细胞部分坏死和增生,肺泡塌陷、肺泡上皮细胞局部坏死,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脾脏内聚集大量的多核巨细胞。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发病松鼠猴肝分离一株猴源奈瑟菌,疑似为病原菌。对小鼠的致病力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