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学习及教授英语的群体很大一部分分布在和中国一样的将英语作为外语(EFL)的国家,然而相关的学术成就,教师培训以及教科书仍然主要分布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很多年以来,无论是在理论还是方法方面,中国的英语教学都无法避免西方的影响,教学实际与教学理论却相差甚远。在课堂中提倡全面使用英语的理论与在课堂中使用汉语的现实就是诸多矛盾之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本研究正是对中国大学英语课堂中第一语言的使用这一现象进行描述并针对此现象进行原因分析。 本文采用人种志的研究方法,对中国某省级大学四个英语专业课堂和四个非英语专业课堂进行观察,并对七位大学老师进行相应采访。教师的心声不仅在课堂观察中有所展现,在采访中也得到了诠释。本研究以社会文化理论中的“使用中的语言”为基础,结合维果斯基有关学习的社会交互模式对资料进行分析。这为描述及阐释第一语言在EFL情境下的使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研究同时也深入全球背景,分析展示了中国EFL领域与对中国影响颇深的ESL领域的不同。 研究结果表明,在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环境中,第一语言在中国大学英语课堂中的使用是普遍存在的同时也是必要的。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结合使用有助于学生的语言发展。而正是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结合使用使得母语为非英语的教师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认知,情感,教育及社会政治方面的教学效果,从而为英语教学及二语习得领域做出贡献。对研究发现就行探讨之后,本论文提出研究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