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为研究载体,观察不同状态下,循经取穴针刺内关穴后穴位局部及心包经曲泽穴、天泉穴嘌呤物质含量变化,并且探索循经取穴针刺对于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保护效应及其对心脏腺苷A2b受体转导调控作用,为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1、 将SD大鼠分成健康和模型两组。健康组大鼠不经任何处理随机分为内关-曲泽组、内关-曲池组、内关-天泉组3组。模型组大鼠经开胸造模后,再随机分为内关-曲泽组、内关-曲池组、内关-天泉组3组,共6组。给予所有大鼠麻醉固定,定位左上肢内关穴,选用的1寸毫针针刺干预,进针捻转1分钟后,每隔5分钟再提插捻转1分钟,共持续30分钟,共1次。内关-曲泽组针刺内关穴后,微透析内关、曲泽穴处组织液;内关-曲池穴针刺内关穴,微透析内关、曲池穴组织液;内关-天泉穴针刺内关穴,微透析内关、天泉穴组织液。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针刺前、针刺时、针刺后组织液中的ATP、ADP、AMP和ADO四种嘌呤物质含量变化;并用生理记录仪同步记录不同状态下针刺内关穴后大鼠的心电图改变。评估不同状态下针刺内关穴后,心包经腧穴处嘌呤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及特征。2、 将SD大鼠分成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造模组,造模组大鼠经开胸造模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共4组。在造模后第三天将针刺组大鼠在清醒时固定,选用1寸毫针针刺双侧内关穴,并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LH200型)经针模式,采用疏密波2/100Hz,电流强度0.5-1mA,以肌肉出现轻微抖动为度,持续时间为30分钟。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5天,共接受针刺治疗5次。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按相同方式固定5天。再分别采用生理记录仪、HE染色、TUNEL染色法,观察针刺内关穴后,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心电图ST段改变,心肌病理改变、心肌细胞平均凋亡率,评价针刺内关穴对于心肌缺血保护效应,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技术,观察针刺内关穴对心脏腺苷A2b受体表达的作用,及A2b转导通路上多种关键蛋白HIF-1α、CRE、CREB、 cullin-1、NEDD8、PER2表达情况,从而探索循经取穴针刺内关穴治疗心肌缺血的生物学机制。结果:1、 不同状态下嘌呤信号变化特征的研究(1) 针刺内关对大鼠HRV的调节作用:模型组大鼠针前HRV (LF/HF)高于其健康组大鼠针前HRV (LF/H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大鼠针刺内关穴后,HRV(LF/HF)无明显变化;但模型组大鼠针刺内关穴后,HRV(LF/HF)明显减低,与针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针刺内关对内关穴局部嘌呤物质的作用:健康组大鼠针刺内关穴,内关穴ATP、ADP针时升高,与针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O在针后下降,与针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DO含量与针前相比,含量仍较低,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针刺内关穴,内关穴ATP、AMP、ADO针时升高,与针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P、ADO针后下降,与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状态下针刺内关对于穴位局部嘌呤物质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模型组内关穴ADO针时增幅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后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健康状态降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针刺内关对曲泽穴、天泉穴嘌呤物质的作用:健康组大鼠针刺内关穴,心包经远端曲泽穴四种嘌呤物质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天泉穴ATP针时升高,与针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针刺内关穴,曲泽穴ATP、ADP、ADO针时升高,与针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P针后下降,与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DP针后虽下降,与针前比较,仍高于针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天泉穴ATP、ADP、ADO针时升高,与针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P、ADO针后下降,与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针刺内关穴后,曲泽穴针前ADO含量要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泽穴ATP针后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针前比较,疾病状态仍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状态下,针刺内关穴后,天泉穴局部四种嘌呤物质含量及其差值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针刺内关对他经曲池穴嘌呤物质的作用:健康组大鼠针刺内关穴,曲池穴ADO针后下降,与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针刺内关穴,曲池有ATP、ADO针后下降,与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P针后下降,与针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与疾病组相比,曲池穴四种嘌呤物质含量及其差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和模型组的曲池穴四种嘌呤物质含量针前、针时和针后比较无差异(P>0.05),且含量差值间也无差异(P>0.05)。2、循经取穴针刺内关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脏A2b受体转导调控的研究(1) 循经取穴针刺内关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EKG的调节作用:由各组大鼠的EKG可见,模型组结扎时ST段高度升高,与空白对照、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结扎时ST段高度升高,与空白对照、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模型组与针刺组结扎成功,心肌缺血明显。模型组造模7天后ST段高度降低,与结扎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造模7天后ST段高度降低,与结扎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针刺组在造模7天后ST段高度与空白对照、假手术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干预时各组大鼠EKG比较,模型组QRS波畸形,针刺组波形与空白对照、假手术组相似。(2) 循经取穴针刺内关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病理形态与平均凋亡率的改善作用:各组大鼠HE染色可见,空白组与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细胞形态完整,细胞核、细胞质清晰,可见横纹;模型组心肌细胞大量坏死,炎性细胞浸润与结缔组织增生;针刺组心肌细胞形态较完整,可见细胞核细胞质与横纹,少量炎性细胞浸润。TUNEL染色可见,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的正常心肌细胞较多,细胞核蓝染,几乎看不见黄色细胞核;模型组可见大量凋亡心肌细胞,细胞核黄染明显;针刺组正常心肌细胞和凋亡心肌细胞交错参杂,既可见蓝染细胞核,也可见黄染细胞核。针刺组与模型组心肌细胞平均凋亡率均大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模型组和针刺组造模成功,心肌缺血明显。并且,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心肌细胞平均凋亡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循经取穴针刺内关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脏A2b受体表达的调控: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阳性表达面积较小,细胞膜黄染较浅,模型组与之相比,阳性表达面积范围较广,细胞膜及胞浆黄染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阳性表达面积较小,细胞膜轻浅黄染,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平均光密度与空白对照、假手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 循经取穴针刺内关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A2b受体转导的调控:模型组心脏HIF-1α蛋白表达较多,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心脏HIF-1α蛋白表达也较多,但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与针刺组比较无差异。针刺组HIF-1α蛋白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HIF-1α蛋白表达与空白对照、假手术组比较无差异。模型组心脏CRE蛋白表达较多,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却无差异。针刺组CRE蛋白表达减少,与模型组、空白对照及假手术组比较均显示无差异。模型组心脏CREB蛋白表达较多,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CREB蛋白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针刺组CREB蛋白表达与空白对照、假手术组比较无差异。各组大鼠cullin-1蛋白与NEDD8蛋白表达差异均不明显。模型组心脏PER2蛋白表达较多,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假手术组比较无差异。针刺组PER2蛋白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空白对照、假手术组比较无差异。结论:1、针刺内关后穴位嘌呤物质的变化具有空间与时间的动态响应性。空间动态性指的是针刺内关后嘌呤物质不仅在穴位局部发生改变,并且在心包经循行的远端腧穴处亦有升高。时间动态性则表现为嘌呤物质在针刺前后出现明显的骤升骤降趋势。针刺内关后各穴位嘌呤物质变化的种类不一,体现出物质差异特征,同时受机体功能状态的影响。2、 循经取穴针刺内关治疗急性心肌缺血的机制可能是:针刺5天可以有效的抑制了心脏腺苷A2b受体介导的缺氧耐受通路,抑制了心肌无氧糖酵解的代偿过程,减轻了代谢产物堆积,从而发挥减轻心肌组织炎症,抑制心肌进一步凋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