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构建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Wistar-SD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方法:麻醉固定大鼠后,受体大鼠做颈部切口,摘除一侧颌下腺,并分离同侧颈动脉与颈外静脉,分别套管翻转血管,供体大鼠全身肝素化后结扎供心除主动脉与肺动脉以外的其他血管,取下心脏后采用套管法分别连接供心主动脉与受体颈动脉、供心肺动脉与受体颈外静脉。实验分组:同系对照组,供、受体均为SD大鼠;未治疗组分别以Wistar大鼠为供体,以SD大鼠为受体。结果:预试验25对,成功完成心脏移植16例,成功率约为64%,未使用抗排斥药物情况下,供心最长持续搏动8d。正式实验中,共使用动物85对,成功制作心脏移植模型77例,手术成功率约为90.6%,平均手术时间103.0+5.0 mmin。术后大鼠苏醒快,供心搏动有力,病理切片检查显示未治疗组排斥反应严重,而同系对照组仅有轻微炎症反应。结论:通过改良的自制套管,成功构建了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该方法制作模型成功率高,且无需使用显微放大设备,适合推广。第二部分常山酮对大鼠心脏移植模型排斥反应初步研究目的:探索常山酮经口给药大鼠的耐受剂量,并初步研究其与IL-17表达分泌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供体均为Wistar大鼠,受体均为SD大鼠,分为4组,每组3对。未治疗组:术前1d至术后5d,给予与治疗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常山酮低剂量组:术前1d至术后5d,给予常山酮10mg/kg经口灌胃;常山酮中剂量组:术前1d至术后5d,给予常山酮20mg/kg经口灌胃;常山酮高剂量组:术前1天至术后5天,给予常山酮30mg/kg经口灌胃。并观察术后供心搏动情况以及受体大鼠的大体情况,于移植术后第5天将各组大鼠处死后,切取供心,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IL-17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术后受体大鼠反应灵敏,供心搏动正常。第5天时,未治疗组供心暗红发黑,常山酮低中剂量治疗,供心外观鲜红,仅有少量坏死灶,高剂量组则有两例大鼠死亡。实时定量PCR检测提示中剂量组对供心IL-17mRNA表达抑制效果最佳,与低剂量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山酮具有抗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实验中20mg/kg的剂量,大鼠可以耐受且较其他组对IL-17的抑制效果更佳。高剂量的常山酮(30mg/kg),严重抑制大鼠的正常生理活动,易导致其死亡。第三部分常山酮与FK506作用于大鼠心脏移植模型的对比研究目的:将常山酮与FK506分别作用于大鼠心脏移植模型,研究常山酮对急性排斥反应中辅助T细胞-17(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索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同系对照组供受体均为SD大鼠,其余各组,供体均为Wistar大鼠,受体均为SD大鼠,分为5组,每组17对。未治疗组:术后不进行任何免疫抑制治疗。HF治疗组:术前1天至术后7天,20mg/kg经口灌胃。FK506治疗组:术后当天至术后7天,给予1mg/kg,经口灌胃。HF+FK506联合治疗组:给予HF治疗,其方案为:术前1天至术后7天,同时给予FK506治疗,其方案为:术后当天至术后7天,给予1mg/kg,两者均经口灌胃。于移植后第3、5、7天每组各处死5只受体大鼠或濒死大鼠,切取移植心,进行病理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开腹后经由下腔静脉取血5m1左右,离心后留取血清,进行血清学检查。结果:SD-SD大鼠同系移植,其供心内IL-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始终低表达,未治疗组中则相反。常山酮及FK506治疗均表现出了对IL-17的一定抑制作用,其中常山酮对RORyt的作用尤为明显,同时能一定程度抑制THl相关细胞因子IFN-y的表达,且能明显抑制TGF-β的表达,但对于TH2相关因子IL-4的作用不及FK506。结论:HF治疗能显著降低IL-17以及转录因子RORyt的表达,对于后者的抑制作用强于FK506。 HF对于TH1/TH2/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不及FK506,但病理表现上两者的差距不大。我们认为TH17在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中起主导作用,HF能有效抑制这一时期的排斥反应,而其中RORyt可能为HF作用的重要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