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堂》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于1998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作品不仅是莫里森“黑人三部曲”《宠儿》、《爵士乐》和《天堂》中的最后一部,同时也是她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的第一部佳作。该小说以美国黑人生活及其精神世界为主要描写对象,为读者讲述了鲁比镇和修道院这两个临近社区的故事。小说中鲁比镇上的黑人欲将小镇打造成一个不受外界干扰,内部和谐自治的天堂乐园,然而他们的梦想破灭了,而且小镇也最终走向了解体。相反,修道院却呈现出一片和谐共融的景象,并建立了属于黑人女性的精神乐园。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鲁比镇“天堂”梦想的破灭?又是什么导致了鲁比镇的衰落直到解体?为什么修道院最终能够成为美好家园?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试图运用我国著名学者聂珍钊教授提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这一新的视角对小说进行解读。这一解读不同于国内外学者对该小说所做的创伤理论分析、女性主义分析、主题分析、二元对立分析等,试图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分析鲁比镇衰落和修道院兴盛的伦理原因,并由此探讨黑人群体走向天堂乐园的关键要素,以及该小说给人类社会,尤其是给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所带来的启示。本文共七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了作者和她的作品《天堂》,国内外学者对该部作品的研究,以及本文的研究意义和论文结构。第二章为理论研究,主要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及其相关术语进行阐述。第三章讨论小说中伦理环境诸如种族歧视以及父权制的压迫对鲁比镇的安定所造成的影响。第四章分析了鲁比镇主要人物伦理身份的违背给小镇带来的危机。第五章探析鲁比镇黑人错误的伦理选择如何使得矛盾进一步激化,导致小镇最终衰落。第六章对修道院女性伦理意识觉醒从而构建黑人姐妹情谊和重拾家庭伦理观的过程进行剖析,并由此指出伦理意识的觉醒是黑人群体迈入天堂乐园的关键所在。第七章为结论部分。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发现:伦理环境的压迫,尤其是小镇居民自身伦理意识的缺乏这双重因素导致了鲁比镇黑人欲建“乌托邦”乐园梦想的最终破灭。黑人群体追求“天堂”般自由理想的生活是十分合理的,但同时也应充分加强内在伦理意识的培养并遵守伦理秩序,只有这样才能迈向真正的乐园。该研究不仅为小说《天堂》的解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而且通过对小说中伦理因素的分析得出了伦理意识对于构建“天堂”般的和谐社会尤为重要这一结论。这不仅为黑人群体构建和谐自治的天堂乐园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借鉴,尤其是对我国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具有借鉴作用,从而实现了小说的教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