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工是中国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城市社会转型过程的一个转折点,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变迁的一个交汇点。农民工的存在和发展,它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未来。其中,当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社会必须特别关注的重点。本文共分四个部分,从总体上介绍了中国农民工出现的历程以及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提出了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现实问题;在分析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必要性、可行性的基础之上,进而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设想。 第一部分旨在介绍分析现代化条件下中国农民工的出现。这一部分从中国农民工出现的历程谈起,指出中国建国以来的户籍等制度及相关政策的演变过程构成了中国农民工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也正是基于此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国农民工与产业工人之间始终存在着不尽相同的特性。其次通过对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探究,以及与西方国家“剩余劳动力”转移之比较,得出结论:中国的农民工流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最后分析了农民工与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现代化促使了农民工的出现,而现代化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农民工这一群体的良好发展。 第二部分旨在分析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必要性。一项制度的建立必然有其价值方面的原因,而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正是社会保障法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它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基本人权的保护以及对社会安全的维护。除此以外,现实的需要则更是制度建立的根本。目前农村的社会保障缺失严重,根本无力对农民工进行有效的保障,突如其来的经济、社会危机都会让农民工陷入艰难的境地。伴随着我国入世,农民工的就业与收入压力都会加大。而与此同时入世迫使中国农业不得不推广使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耕地集中化,寻求规模经济和大型机械化操作。目前的矛盾就在于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缺乏资金来源,而与此同时农民工没有完善的保障制度可依靠,使得其不愿放弃手中的土地;其结果就使得土地的规模效应无法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两个突出特征,而农民工恰好集两者于一身。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提出的现代化的十项标准有三项与农民工有关,而目前我国在这几方面都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能否弥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待和处理农民工问题。建立统一的一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