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2019年以色列极化多党制研究--以社会分野的视角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cnbbz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色列建国后的政党体制经历了主导党制、温和多党制,在这两个时期内以色列的政党政治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宗教政党的势力有了较大提升,再加上地区冲突、族群冲突等因素的影响,自1996年之后,以色列进入极化多党制时期。本文以1996年为起点,通过计算有效政党的数量、分析进入议会的政党变化状况、第一、二大党对议席的控制、意识形态的距离等标准,判定以色列在1996年至2019年属于极化多党制时期。然后,本文通过对以色列前期政党政治状况进行简单介绍之后,从社会分野的视角出发,分析以色列极化多党制的形成原因。
  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政党、政党体制、极化多党制进行概念的界定,主要说明政党体制的分类及分类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对极化多党制的界定标准进行重点论述。最后,论文得出主要指标,即有效政党的数量要在5个以上、政党分化组合和出现新政党的频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政府换届频繁、而且第一、二大党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第一大党和第二大党的实力逐渐变弱、意识形态的距离增大、中间性政党力量的增强。论文第二部分主要是为分析以色列极化多党制的原因进行的铺垫,在分析其形成原因之前,我们必须对以色列的大致政治状况有个一清晰的认识。本部分从以色列政党体制发展历程出发,以以色列主要政党利库德集团、工党、宗教政党中的沙斯党为主线,对以色列当前政治状况进行了简单描述,为下文分析以色列极化多党制的形成原因做铺垫。论文第三部分就依据第一部分提出的指标分别对以色列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数据和资料的探究,笔者可以判断以色列在1996年至2019年属于极化多党制时期。论文第四部分则是从社会分野的视角出发,对以色列极化多党制的形成原因进行论述,主要包括族群分野、地区冲突分野、雇主与工人分野、国家与宗教四种分野模式。具体来说,族群分野模式引起政党实力与关系的变化,包括东西方犹太人之间的不平等、新移民群体对碎裂化格局的加剧、以色列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矛盾;地区冲突分野模式加剧政党的碎片化,主要体现为巴以冲突不断激化政党之间的对立和阿以关系逐步加剧政党之间的分化;雇主与工人分野模式推进政党的分化,表现在推进私有化进程壮大资产阶级的势力、自由化改革弱化集体价值观,削弱工人阶级实力;而国家与宗教分野模式加速政党的极化,尤其是宗教力量和世俗力量在社会生活方面的矛盾、宗教力量和世俗力量在文化价值观方面的冲突、宗教势力和世俗势力在权力争夺方面的对峙则是是以色列政党体制极化的重要原因。
其他文献
经过40多年的发展,NGO已经成为中国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其身影出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国NGO的实践为相关学科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案例。既有研究对国家与社会关系、政府与NGO关系和NGO的行动策略都进行了深入探索。21世纪以来,NGO开始采用联合行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例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灾后救援中,NGO成立了20余个联盟参与救援,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学者们对NGO联合行动的研究不多,大多是
学位
社区作为城市居民开展社会生活和休憩调整的主要空间,承担着社会整合和基层调控的重任。业主为维护自身物权、治权、人权等合法权益在社区范围内与国家、市场等力量展开互动与博弈。如何更好地推动社区建设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治理议题。其中,业主维权是社区建设和治理的关键环节,其发展和走向对基层政治生态产生重要影响。但在实践中,业主维权时常陷入力量难以持续、维权趋向非理性化的现实困境,对城市社会秩序的维持、社区建
学位
民族政策是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制度安排,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保障少数民族权益的基本政策与制度。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肩负着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与复兴的历史重任。面对清王朝溃败民族革命思想高涨形成的民族分立与敌对情势,中国共产党在借鉴苏联民族政策的基础上,早期民族政策的目标是对外能在民族联合的基础上抵御帝国列强,对内则要改变少数民族被排斥、剥削与压迫的境地,以民族平等促成民族团结形成民族
学位
1951年,美国与菲律宾签订《共同防御条约》,美菲同盟关系开始形成。作为曾经的宗主国与殖民地,菲律宾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曲折发展并保持紧密联系。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美菲同盟关系经历了阿基诺三世(Benigno Simeon Cojuangco AquinoⅢ)执政时期的“蜜月期”再到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执政时期的相对疏远时期。虽然从表面上看,两国的同盟关系尚未发生根
学位
中国基层政府政策执行的现状和问题,可以通过精准扶贫的政策执行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本研究是地方治理问题的个案。研究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理论阐释框架,通过中国权威媒体对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前期的相关报道,以及实地考察收集到的资料,来分析基层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在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前期,某些基层政府在执行中央政策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偏差,政策执行的偏差突出表现为三种现象:过度执行、执行力不足
学位
作为西方政治文化传统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契约论,业已完全融入西方文化的血液之中,体现着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成果,也成为我们认识和理解西方政治文明的一个窗口或工具。在西方,主流的政治论证模式从古至今先后经历了从自然论证模式到神学论证模式再到人为论证模式的转变。社会契约论作为政治人为论证模式最早且最具代表性的政治理论,一经兴起便掀起了巨大的浪潮,成为西方16-18世纪政治思想家们思考政治问题的主流政治理论
学位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典型的两党制国家,美国的两党制在政党制度研究当中极具独特性。对美国两党制的起源及形成的研究,是政治制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政党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英国北美殖民时期,但并不能说当时的北美就产生了政党。1776年美国建国之初,围绕着联邦的结构形式以及政权的组织形式的争论,美国的政治精英们产生了巨大的分歧。美国出现了两大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派系:即以汉密尔顿为代表的联邦党与以杰斐逊为代
学位
贵州经济发展长期居全国后列,贫困人口是全国之最,这样一种现象被学者称为“贵州现象”。但从西部大开发开始,特别是2010年以来,贵州的发展速度和成就令全国甚至全世界为之侧目,被习近平誉为“中国大踏步前进的缩影”,在国内,又被学者称为“新贵州现象”。对此,有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贵州现象”为什么能转变为“新贵州现象”?或者说“新贵州现象”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其实,也就是说,“新贵州现象”的产生,到底主
学位
为保障“一带一路”倡议行稳致远,需不可忽视以生态环境为代表的“异军突起”式非传统型风险。面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复杂地理环境对人流、物流走出去形成的客观自然元素阻滞,面对沿线后发地区经济发展渴求与生态承载力有限之间的张力,面对在相关地区来自域外大国的同质竞争冲击,“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需探索成熟可行的绿色治理路径,并形成治理主体“可开源”、治理过程“可持续”、治理手段“可多元”、治理客体“可共
学位
东南亚是当今世界产业转移的重点承载区域,也是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海外高度关联区域,地缘优势与经济优势互为补充,成为近年来少数经济逆势上扬的高增长地区。然而,东南亚部分国家长期存在的族群冲突问题,不仅影响了整个地区的发展进程,同时在此基础上逐步恐怖主义化,使地区安全形势更加难以控制,族群冲突恐怖主义化正成为东南亚具有典型意义的安全治理难题。族群冲突走向恐怖主义并非简单地非传统安全替代传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