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传统建筑特质在现代文化建筑中演绎初探

来源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ong0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建筑指一种以文化传播、储存、交流、研究为主要目的的公共建筑类型。文化建筑体现出较高层次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是一个承载文化精神的场所。本文所述文化建筑主要为图书馆、展览建筑以及观演建筑。  闽南传统建筑特质,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闽南地区形成的,延续至今的一种自发的建筑特质,它根植于传统文化,对民众生产生活有重要的影响,其内容、形式以及对象都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本文选取闽南地区普遍存在的传统建筑特质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如何使当地文化建筑这一特定类型的公共建筑表现出闽南传统建筑特质,营造出存在差异、符合当地文化特质的文化场所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首先,文章在阐述文化建筑分类、性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现代文化建筑在空间层面上和单体层面上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其次,将闽南传统建筑特质与中原地区传统建筑特质进行区分,总结出闽南地区传统建筑特质的普遍性与独特性,再将其与传统建筑进行联系,具体阐述闽南传统建筑特质在闽南传统建筑中的表达。  最后,探讨闽南传统建筑特质在现代文化建筑中的表达原则;并且把闽南传统建筑特质思想继续延续到现在文化建筑中,通过现代表现手法在空间基本形式、材料和构造、界面、技术和空间深入塑造方面进行异化处理,对现代文化建筑设计进行探讨。
其他文献
体育场地及相关设施作为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在大量建设的过程中,关于场地建设是否达到了相应标准要求,却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致使体育场地及相关设施在
园林是空间的艺术。与建筑空间一样,园林空间由线、形、体构成,核心是空间单元、空间结构、空间序列[1]。本文试从线、形出发,分析它们的运动轨迹、图形构建和空间塑造,以期
亭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中极具魅力的一种建筑形式,浓缩了中国建筑的特点,它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其功能、形式和风格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
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拥有悠久的历史以及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从近代时期开始,长沙传统建筑在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下开始逐渐发生变化。  本文以跨文化传播的视角
“安居”才能“乐业”,中国人对于幸福和美好生活的憧憬一直与居住密不可分。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转型和住房政策的不断调整,我国绝大多数城市中都发生了“居住革命”,这场变革
遮风雨、避寒暑是建筑存在的原初意义,建筑地域特征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特定的气候条件,因此能够使厦门市建筑外界面形态具有鲜明的地域识别性的最重要渊源便发端于闽南地区特殊的
学位
20世纪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纪,在20世纪城市和建筑领域,CIA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国际性组织,CIAM为现代主义建筑和城市规划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
建筑节能,尤其是居住建筑节能研究在世界性的能源危机面前尤为迫切,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大多局
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大学校园在多次建设浪潮的洗礼下,早期兴建的教学建筑已无法满足当今的教学需求。一方面这些早期教学建筑需要满足历史价值保护的相关要求,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