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残存于湖南民间大量的小型的道教造像如闺阁少女,罕为人识。然而,作为宗教信仰的产物,道教造像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会因为带有“物质”的假面具而改变。湖南道教造像隶属于中国道教造像,所以,她们在造像体系、工艺流程及程式仪轨等多方面有共同点。然则,湖南地区自古就是蛮荒之所,有着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道教造像必然有其特色。本论文以清代湖南地区道教造像实物资料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学、田野考察、图形分析、比较分析、统计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并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尽可能地将清代湖南地区道教造像的基本状况呈现出来,并进一步挖掘民众信仰的精神内涵。在绪论部分,笔者直接叙述了道教造像的定义、道教造像的发展脉络、道教造像的研究概况以及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力求读者对其概念及所处的时代位置有清楚的认识。言及湖南道教造像的体系,笔者对现有的100余座道教造像进行整理,将其划分为“以‘三官’为代表的天神系统”、“以‘关杨’为代表的护法系统”、俗神系统和祖先神四个体系,并得出其特点。论及造像的工艺流程和程式仪轨,笔者从实物本身着手,详细地描述其制作流程、工艺手法、供奉仪式及造型特征,进而分析出造像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缺陷。道教造像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与造像有关的原始文献,如造像记、写经宝卷等从侧面旁证造像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最后要说明地是清代湖南地区道教造像所反映出当地民众信仰的特点、功能和内涵,将单纯的实物造像升华到精神层面。纵观道教造像方面的专著和论文,有厚古薄今,重北轻南之势,其内容多为魏晋南北朝和隋唐的道教造像,明清道教造像少,而且集中在北方地区,南方道教造像研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究清代湖南地区道教造像具有补白作用。湖南道教造像是各民族艺术互动的产物,区域性鲜明。在湖南历史上,道教题材渗透到当地艺术的各个领域之中,包括绘画、雕塑、建筑、戏剧、音乐、小说等。当地人对道教造像的崇拜和信仰隐含了自己独有的价值理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