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庭筠是晚唐著名诗人,更以其词名家。整个晚唐时期,除温词外,词作中很少有名作。因此温词在晚唐,特别是在晚唐前期的出现,可谓孤峰突起,成为晚唐文学中难得的收获。 学术界目前对温词的评价尚有较大争议,存在褒贬不一的情形。褒扬者赞之过甚,贬之者则不遗余力,而且主要是针对其词的寄托问题及其艺术上的浓艳、跳跃性大等方面而争论;讨论面较狭窄,甚至存在因人废言、褒贬失当的问题。 本文不求全面论述温词的成就,而是尽量想把温词放在其产生之初的背景下,来论述在这样的情况下温词异峰突起的开创之功与巨大意义。 本文主要分以下几部分论述: 一、诗的词化——由诗而词的过程。晚唐时代,文人心态内敛,艳情题材增多,诗歌中产生了细美幽约之作,这种细美幽约的风格更适于在词中表达。在温庭筠之前,李贺、杜牧、李商隐的作品中已出现了词化特征。但李贺之作过于幽冷诡异,杜牧之诗过于疏朗俊拔,李商隐之诗情思渺渺,几近词境,可惜没有作词。温庭筠诗中,尤其是其乐府诗中,在题材、语言、词境上也出现了词化倾向,而且温庭筠又是晚唐大力作词之第一人,遂将诗中的词化倾向移植于词中,确定了花间鼻祖的地位。 二、温庭筠诗词比较——论诗词有别。温庭筠是晚唐第一位大力作词的作家,自此以后,诗词分流日益明显。温词的实绩,确立了“花间词”好写艳事、题材狭窄、色泽艳丽、语言华美的类型风格,并且由民间词的朴素形态过渡到仪态繁富的文人词。这一转变,与温氏观念中的诗词有别有一定关系。考察温庭筠诗词中的女性形象,比较可知,在其同类题材的作品中,所用的手法已经不同,已露出诗词有别的倾向。 三、温词中的阻隔感——对普范化抒情的继承与突破。词自晚唐五代、到北宋时代,大约有两种抒情范式,即花间范式和东坡范式。花间范式主要抒写人类共有的情感,东坡范式抒发独特的自我感受和人生体验。温词承袭了普范化抒情方式,又在此基础上予以突破,体现在温词中“阻隔感”的出现:1、有关“帘”字及夜景。经过统计,具有阻隔功能的“帘”字出现十二次,“纱窗”、“烟”、“栏”各出现两次、三次、两次。这些字的出现,表明温词中存在此岸与彼岸的阻隔。2、有关“梦"字。除“帘”字外,温词中还大量出现“梦”字,梦正是现实中受阻的体现。事实上梦境迟早要破灭,因此阻隔不可能变成相通。通过以上分析,并结合温氏的身世遭遇可以得出,温词虽为代言体,但从温词开始,词已不仅仅是表达庸俗情感,而是在艳科中揉进了独特的生命体验。 四、背离与超越—论温庭药词的意义。与传统言志载道的诗歌比,温词无疑是对政教文化的背离。首先审美意识向日常生活回归,.更多关注个人的生活享受权利;其次,文化意识产生变革,对社会人生不再是精英式的俯瞰、审视,而是将自己置身于世俗社会中;无意于再做精神上的遨游,而钟情于眼下的悲欢离合。对物质生活的肯定,对人性的张扬,在传统社会是一种背叛,从另一个意义上讲也是对传统文化禁锢人性的一种修补。然而与主流文化的碰撞也使温庭箔在政治上付出了惨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