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angm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AS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 该研究选用63只蒙古沙土鼠,随机分为9组,即24hr、3d、7d观察组,分别设有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及阿司匹林治疗组.采用动脉夹夹闭双侧颈总动脉7min制造沙土鼠短暂性全前脑缺血再灌注24hr、3d及7d模型.阿司匹林治疗组在缺血同时给予阿司匹林,每天5Dmg/kg,应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灌胃.取脑组织送检,分别测定24hr观察组沙土鼠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的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脑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及采用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研究阿司匹林(aspirin/acetylsalicylic acid,ASA)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NOS、NO和TNF-α表达的影响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并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结论 1.脑缺血再灌注后24hr,脑组织中NOS、NO的含量明显上升,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后,NOS、NO明显下降,提示阿司匹林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NOS、NO含量水平.2.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出现了TNF-α蛋白的过度表达,提示TNF-α参与了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3.脑缺血后再灌注可引起神经细胞凋亡.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后,神经细胞凋亡计数明显减少,表明阿司匹林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神经细胞的凋亡.4.脑缺血再灌注后,病理显示海马CA<,1>区缺血性损伤较重,细胞带紊乱,膜系统受损,细胞核固缩,尼氏小体减少,大量高密度小体形成.5.阿司匹林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损伤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OS、NO的产生及炎性细胞因子TNF-α的过度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非创伤性检查对难治性癫痫发作间期的诊断及癫痫灶的定位诊断,评估3种非创伤性检查(PET-CT、MRI、EEG)对发作间期难治性癫痫致痫灶定位诊断的灵敏度及定位定侧
核心提示    三星堆的发现震惊了世界,被史学界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然而虽经80多年的发掘、研究,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的许多重大学术问题,至今仍是难以破译的千古之谜。    偶然的发现    1929年春季的一个傍晚,农人燕道诚兄弟三人在挖蓄水沟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处宝藏。在那一两年间,广汉月亮湾挖出珍宝的消息不胫而走,古董商闻讯后蜂拥而至。燕道诚与众多玉器商人所不知的是,就在离他家不远的地下
研究背景: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主要病因,但是吸烟人口中仅有10-15﹪发展成为COPD,而且COPD常常侵袭某些家族,提示COPD的发生存在一定的遗传易感性.目前已发现十余种候选
该文研究尿毒症或维持性血透(MHD)患者体内氧化产物生成和还原系统防御功能之间失平衡导致“氧化应激”状态,引起各种尿毒症远期并发症,而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血透)在其维持和加重
目的:评价VitE对兔眼实验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抗增殖作用。 方法:15只健康家兔行气体压迫玻璃体术,3天后分三组(每组10只眼)行气液交换。对照组给予0.5ml平衡盐溶液;50
目的:探讨子宫平滑肌和胎盘组织Urocortin mRNA表达水平与分娩发动的关系.结论:分娩发动后子宫平滑肌和胎盘组织Urocortin mRNA表达水平增高,并可能与产程进展有密切关系,说
目的: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已成为五种最为常见的肿瘤之一.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当前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尿脱落细胞学和膀胱镜下活检标本的病理检
目的:利用动物实验,探讨在血管炎或前凝血状况下应用激素而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并通过在激素应用过程中人为给予干预因素:使用降脂药物(辛伐他汀)、抗血栓药物(阿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