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深海热液区是一个高温高压、高重金属浓度的特殊海洋环境,其中海底热液喷口喷发的热液流体会随热液柱迁移扩散,其扩散过程中会与与海水混合,大量颗粒物质从热液流体中迁移沉淀出来,进入沉积物,对周围海区海底沉积物产生影响。对受热液活动影响的沉积物中元素组成、分布特征和有机质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热液活动对沉积物产生的影响。本文分别测定了东太平洋海隆西翼13°N附近E271和E272站位沉积物中微量元素含量和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出 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海热液区是一个高温高压、高重金属浓度的特殊海洋环境,其中海底热液喷口喷发的热液流体会随热液柱迁移扩散,其扩散过程中会与与海水混合,大量颗粒物质从热液流体中迁移沉淀出来,进入沉积物,对周围海区海底沉积物产生影响。对受热液活动影响的沉积物中元素组成、分布特征和有机质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热液活动对沉积物产生的影响。本文分别测定了东太平洋海隆西翼13°N附近E271和E272站位沉积物中微量元素含量和有机质(正构烷烃和脂肪酸)含量,对沉积物中无机元素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本文参考前人在本研究区测得的主量元素组成分析结果,并结合本研究测得的微量元素含量,对E271和E272站位沉积物中的元素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东太平洋海隆13°N研究区沉积物中Fe、Mn元素含量较高,且E272站位Ni、Pb、U、V元素随深度的变化与Fe、Mn元素类似,而Cu、Zn元素且随深度变化趋势不同,结合元素特性,推测Ni、Pb、U、V等元素主要以和Fe、Mn氧化物结合的形式随热液柱迁移,而热液喷发的Cu、Zn元素则更多地形成硫化物在原位沉积。测定两站位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和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得到,在E271和E272两站位的沉积物中检测到链长C11-C35的正构烷烃,其含量分别为2.21μg/g和0.85-2.95μg/g,且以双峰型分布为主,其中短链烷烃多呈偶碳优势,其来源为海洋细菌等微生物;长链烷烃分布特征指示了陆源高等植物和热液物质的输入,且陆源输入主要来自大气输送的美洲物质,高碳数正构烷烃主要为热液区高温热催化所形成的产物。进一步,本文对E272站位沉积物中的正构烷烃碳优势指数随深度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E272站位沉积物在其沉积过程中经历了早期成岩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对该站位沉积物的年代学和孔隙度的分析,更加证实研究站位沉积物经历了早期成岩作用。由以上,推测E272站位沉积物经历早期成岩作用是成熟有机质的输入和沉积压实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研究区两站位的沉积物中均检测到32种脂肪酸,其链长为C8-C24不等,总脂肪酸含量分别为93.55μg/g和50.71-87.05μg/g。根据两站位正构烷烃和脂肪酸含量与太平洋其他热液区域对比分析,推测本研究站位的沉积物具有海洋自生产物和大气输送的陆源物质之外的热液来源的正构烷烃和脂肪酸贡献,且热液来源的正构烷烃和脂肪酸占相当比例。同时,通过探讨沉积物中特征脂肪酸C18:2n6、DHA(C22:6n3)、C20:1n9和C22:1n9的含量及分布,推测其受到了热液活动的影响。将研究区E272站位沉积物中Fe、Mn元素含量与正构烷烃、脂肪酸含量随深度变化趋势对比得到,二者有很好的相关性,说明在受热液活动影响的情况下,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和脂肪酸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沉积物受热液活动影响的情况。
其他文献
海草是唯一一类可完全生活在海水中的显花被子植物,大面积的连片海草被称为海草床。海草床是十分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渔业生产、水质净化、防风固堤以及固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鳗草(Zostera marina L.),隶属于鳗草科(Zosteraceae),鳗草属(Zostera),广布于北半球温带海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和山东沿海,是多数海草床的常见优势种。当前,沉积物中硫化物已成为海
冲绳海槽位于西太平洋大陆边缘,是由菲律宾海板块俯冲到欧亚板块之下形成的一个尚处于弧后扩张早期的年轻弧后盆地。本论文通过研究冲绳海槽中部的流纹岩,南部的流纹岩、安山岩和玄武质安山岩中斜长石的熔体包裹体的相态分布特征、均一温度、寄主矿物斜长石的环带结构和组成成分特征以及熔体包裹体中的挥发分特征,得到以下认识:本研究通过对冲绳海槽中部和南部火山岩中斜长石的熔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进行分析测试,发现冲绳海槽中
长江口连接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和最宽广的陆架,是有机碳埋藏和转化的主要场所。复杂的水文和水动力条件,源源不断的径流输入和三角洲植被输入使长江口水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加之长江口受流域内各项水利工程、人工采砂、工农业和航运污水排放等人类活动影响明显,入海有机碳的通量和性质发生剧烈变化。溶解态有机碳(DOC,Dissolved Organic Carbon)和颗粒态有机碳(PO
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生长在潮间带海域,随着潮汐作用,周期性地经历干出失水与浸没复水的生境转换,其体内必然进化出了独特的抗逆机制,包括抗氧化机制。而脱落酸(ABA)作为一种抗逆激素,在生物体逆境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探究ABA与抗氧化机制的作用对条斑紫菜抗逆机制的解析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我们以条斑紫菜叶状体为实验材料,测定了不同处理条件下条斑紫菜光合参数、ABA含量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S100钙结合蛋白A12(S100A12)、网膜素-1(Omentin-1)表达,分析其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10例(观察组),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将患者分为轻度组(<8分,25例)、中度组(8
肌肉是由肌细胞经历发育分化、融合为成熟的肌纤维及肌纤维生长等过程发育而来,这些过程受到多种基因的调控。Shisa蛋白家族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含有N端半胱氨酸结构域和C端脯氨酸区的单跨膜衔接蛋白家族,在脊椎动物的发育、癌症的产生和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shisa-2的表达在鱼类胚胎中具有体节特异性,同时体节是形成肌肉的基础,然而shisa-2在鱼类肌肉生长发育中的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具有重要经济
几丁质是地球上储量第二、海洋中丰度最高的生物多聚物,影响海洋中的碳氮元素循环。几丁质及其衍生物如几丁聚糖在工业、农业和医疗业都有广泛用途。在几丁质的三种构型(α-、β-、γ-)中,β-几丁质因其同向平行的糖链结构,具有更高反应活性,因此也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硅藻中的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 sp.是β-几丁质的重要生产者,研究海链藻中的几丁质代谢通路及关键基因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
浮游动物是食物网中初级生产者与高级消费者之间的营养纽带,并且通过摄食、排粪、被动沉降等过程调节颗粒有机碳从表层向深海输送,因此,了解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碳循环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基于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南极宇航员海使用北太平洋网(网口0.5 m~2,筛绢孔径330μm)和Multinet网(网口0.5 m~2,筛绢孔径200μm)采集的浮游
通过深入分析攻防演练的具体注意事项,从演练过程的事前、事中、事后分析攻防两端具备的能力,最后给出提升防守方安全能力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