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语典》是在20世纪上半叶里出现的一部收罗词条十分宏富的俗语类辞书,全书一共分为十二集,以十二支标目每集,据本人统计,词条总数为7327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价值和文化学价值。现今,对《俗语典》民俗语汇的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就此本文拟从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俗语典》中所收录的民俗语汇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俗语典》不仅收录词条比较丰富,而且在考释词条语源等方面也是下足了工夫。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那个社会动荡不安的半个世纪里,俗语的收集和综合性俗语辞书的编纂工作进展缓慢,成绩不大,但《俗语典》的出现为这一时期汉语俗语辞书编纂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汉语俗语研究史上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我们进行方言俗语研究和民俗语汇研究时,这无疑是一份十分宝贵的文本资料。本论文对《俗语典》民俗语汇的研究主要是以民俗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的,同时也参考了语言学、民俗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本论文的撰写离不开《俗语典》所收录的有关民俗语汇的词条、书证等,所以在论文撰写前花了很长时间对文本进行熟悉与理解。本论文是由引言和正文两大部分组成的。主要内容如下:引言部分的内容是对《俗语典》的学者评价、研究地位和价值、研究现状以及对“民俗语汇”进行理论上的界定、论文研究方法、需要解决的问题及选题意义等。正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对《俗语典》及其作者进行了概述,主要介绍了作者胡朴安其人其书,《俗语典》的成书背景、版本及其主要内容。第二章是对《俗语典》的编纂特色分为四点来一一进行介绍与分析。第三章在民俗语言学视角下对《俗语典》进行研究,首先对《俗语典》中的“俗语”及“民俗语汇”进行考辨;接着就是对《俗语典》中民俗语汇形成途径的探讨,其来源途径主要有人物典故、生产生活、民俗信仰、古诗文;本文的重点在对《俗语典》所辑录的民俗语汇进行分类研究,主要分为四大类,依次为生产生活类、岁时节日类、民俗信仰类和语言类;最后是对《俗语典》中收录的民俗语汇进行特征分析,并分为口语性、地域性、传承性和动态性四类特征来写。第四章是把《俗语典》与《通俗编》和《通俗常言疏证》这两部俗语类辞书进行初步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