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现阶段我国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依然很大,煤层的开采正在由浅部向深部转移,伴随着煤层深度的增加,出现了综采工作面增大、采空区顶板坚硬但又不能及时垮落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将会造成冲击地压、巷道大变形、瓦斯爆炸、人员伤亡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切顶爆破技术来切断采空区顶板与巷道间的应力传递,使顶板能够及时垮落,这样便可维护巷道稳定安全,提高煤炭开采经济效益,避免出现人员伤亡等事故。而切顶爆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我国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依然很大,煤层的开采正在由浅部向深部转移,伴随着煤层深度的增加,出现了综采工作面增大、采空区顶板坚硬但又不能及时垮落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将会造成冲击地压、巷道大变形、瓦斯爆炸、人员伤亡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切顶爆破技术来切断采空区顶板与巷道间的应力传递,使顶板能够及时垮落,这样便可维护巷道稳定安全,提高煤炭开采经济效益,避免出现人员伤亡等事故。而切顶爆破技术的关键就在于爆破参数的选取,合理的爆破参数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文以山西唐安煤矿3307工作面的轨道顺槽为依托,通过理论分析、试验分析、数值模拟分析等方法对爆破关键参数展开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最终取得了如下成果:(1)通过对唐安煤矿3307工作面巷道顶板来压当量的分析,判断出顶板属于矿压显现强烈的一类,确定出切顶卸压的必要性;为了实现切顶卸压的目的以及确定出爆破参数的合理范围,通过对前期切顶爆破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从顶底板变形量、底鼓变形量等角度展开详细研究,最终得出炮孔长度大于22m、装药长度大于12m,才能使主关键层被完全切断;封孔长度小于6m,才能使亚关键层被有效切断,降低顶底板的变形;线装药密度小于2.29kg/m,单孔装药量小于13.7kg,炮孔直径小于75mm,装药直径小于55mm,这样才能使得炸药资源被有效利用,在达到预期爆破效果的前提下,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通过理论分析并计算出合理的爆破参数,即炮孔长度为25m时,主关键层被完全切断,顶煤和顶板矸石完全充满采空区,这样可有效支撑上覆岩层,维护巷道稳定安全;封孔长度为5m、装药长度为20m时,亚关键层被完全切断,从而满足沿空留巷切顶卸压的目的;线装药密度为0.45kg/m,单孔装药量为9kg时,在达到爆破效果目的的同时节约了成本;炮孔间距为880mm时,在形成贯通预裂面的同时对围岩损伤小,可维护围岩稳定安全;因理论分析炮孔壁初始压力峰值与准静态压力远大于岩石的抗压强度,孔壁被压碎破坏时,会导致能量损失,所以最优的炮孔间距应比理论值较小。(3)应用数值模拟软件ANSYS/LS-DYNA研究分析了炮孔间距对切顶爆破效果的影响,确定出最优的炮孔间距。通过模拟不同炮孔间距500mm、600mm、700mm、800mm的爆破效果,再从压应力云图、单元有效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裂隙发育扩展情况等三个方面展开详细的分析,最终确定出炮孔间距为700mm时,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相接近,证明了理论计算参数的可靠,同时切顶爆破效果达到了最理想状态,即裂纹对支护体系无影响,爆破对周围岩石损伤小,裂缝贯通形成预裂面,实现切顶卸压目的的同时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维护了巷道稳定安全。(4)通过现场爆破试验结果的分析可知,在最优爆破参数的前提下,顶底板移近量约190mm,两帮移近量约50mm,与未切顶相比,此次爆破参数的选取使得顶底板移近量减少了约71.2%,两帮移近量减少了约64.3%,沿空留巷预裂爆破效果明显。由此可知此研究解决了该矿顶板压力大、矿压显现强烈、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巷道大变形、人员伤亡等问题,所形成的预裂爆破关键参数优化研究成果不仅为该矿提供了技术支撑,还为类似条件矿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煤矿设备状态监测是实现煤矿企业设备“零故障”管理的重点。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煤矿领域中越来越多的应用,煤矿设备监测数据的规模急剧增长,产生格式内容各不相同的多源异构数据。因此,对数据进行统一的描述,保证数据高效共享和使用以及利用分布式平台对数据进行高效存储是实现煤矿设备“零故障”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围绕煤矿物联网应用中产生的多源异构数据,重点研究煤矿设备异构数据统一接入、描述
为研究岩土体工程在复杂水溶液环境中的损伤劣化特性,探究酸性干湿循环作用对地下深部岩土体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的影响规律。本文以陕西某边坡的白砂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水化学溶液环境和干湿循环共同作用下的扫描电镜(SEM)试验、核磁共振(NMR)试验及单轴压缩试验,并在加载全过程采用声发射技术实时监测岩样破坏特征,结合分析砂岩结构内部细、微观损伤演化规律及力学特性劣化规律,研究不同水溶液环境对砂岩损伤劣
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重视,为提高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能力,需构建与之相配套的交通运输体系,桥梁在搭建交通运输网中担任重要角色。由于西部区域地形高低重迭,所修建桥梁多需跨越山川沟谷,所以越来越多的斜拉桥或高墩连续刚构桥成为首选,而斜拉桥这种对风敏感的结构在这种复杂地形下的抗风设计尤为复杂。因为现有桥梁抗风设计规范主要针对的四类场地中并未给出具体的山区地形的设计风参数参考依据,而现有研究
崩-滑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易发性评价对指导区域人类工程建设的作用明显。以府谷县崩-滑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在收集资料、实地调查、实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ArcGIS、R语言与SPSS软件进行府谷县崩-滑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得到了一些认识和结论:(1)府谷县崩-滑地质灾害中,崩塌发育92处、且多以小型、岩质崩塌为主、分别占崩塌灾害点总数的65.22%、79.35%;滑坡发育28处,以中小型、土质、浅层滑坡
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具有时间依赖性和高度非线性,在地下开采过程中会对地表结构造成渐进破坏。传统的监测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差分合成孔径雷达测量技术(InSAR)的主要特点是在较宽的覆盖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较高的精度。由于其独特的优点,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表变形监测。然而在煤矿区,地表在短时间内会发生大规模塌陷,导致InSAR结果不准确,限制了其在采矿沉降监测中的应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探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大型现代化建筑物的消防安全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高层建筑由于楼层高、体积大和人员多等特点,火灾的发生概率和危险性强。高层住宅建筑一旦发生火灾,控制不及时,就会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对高层住宅建筑物开展火灾风险识别和评价,有助于识别火灾隐患,为预防、管理和控制火灾发生提供理论依据。首先,通过对国内外高层建筑火灾风险识别、评估与应对措施分析,确定适合W
碳点(Carbon dots,CDs)——一种新兴的零维荧光碳纳米材料,因其出色的光学性能、低毒性、生物相容性以及低成本易制备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在生物医学、储能、化学传感等领域。CDs的高稳定性、快速响应等特点使得其在化学传感等方面的应用表现出优异的潜力。本文选择低阶煤及其微生物溶解液相产物为碳源,采用简单方便的制备方法合成了一系列CDs,并对其组成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探索了其在p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各个城市的汽车数量也在快速增长,如何对大量的汽车和复杂的交通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已成为管理部门面临的主要挑战。车型识别应用在很多领域,比如智能交通,无人驾驶以及商业应用等。由于车辆种类品牌型号众多,不同型号车辆间差异较小,所以对车型的细粒度识别是十分必要的,其在智慧交通,追踪车辆,拍照识车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目前车型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传统方法与基于
受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影响,突涌水灾害已成为矿井、隧道等地下工程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严重制约了地下工程的安全建设和发展。注浆技术是治理地下工程突涌水灾害的有效手段之一,并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开展动水环境下岩体裂隙注浆扩散规律研究,对完善注浆理论和提高注浆堵水效果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及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动水环境下,浆液在粗糙裂隙中的运移扩散规律,
区段煤柱作为综采工作面护巷煤柱,在发挥护巷作用期间,受到多次采动影响,若煤柱尺寸太小,不仅起不到护巷效果,还会导致采空区与工作面气体交换引起的瓦斯突出等灾害;若煤柱尺寸太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能诱发顶板事故等动力灾害。因此,论文结合室内实验、现场实测、理论分析、模拟实验等手段,研究薛庙滩煤矿区段煤柱合理尺寸。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薛庙滩煤矿埋藏浅、基岩厚,基载比大于1的煤层赋存条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