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热沉内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a345333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各种电子产品均朝着体积小、重量轻及高功率的方向发展,电子产品的性能受温度和温度分布的影响很大,传统冷却器的设计极限与制作技术已无法满足要求。在目前高热通量电子产品冷却器中,微通道热沉已被证实是传热性能最佳且最具应用潜力的冷却方式之一,随着MEMS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结构型式的微通道热沉得到开发和研究。本文设计制作了梯形、矩形、错排肋片和歧管式四组微通道热沉,其中,错排肋片微通道热沉为一种新型结构热沉;采用实验的方法,以去离子水和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作为实验工质,对热沉进行了流动特性与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在对矩形微通道热沉和错排肋片微通道热沉的流动与传热实验研究之前,考察了黏性耗散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于微通道相对较短,流速慢,粘性耗散对热沉的流动与传热没有起到太大影响。经实验研究,不论是歧管式微通道热沉还是梯形微通道热沉,在小雷诺数下添加微量表面活性剂,减阻效果都不明显,反而都降低了热沉单相换热性能,这与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作用有关。对四组热沉的性能进行对比发现,由于错排肋片的独特结构型式,使其在相同Re数下,摩擦阻力系数和泵功消耗最大,但对流换热系数最大,热阻最小,表面平均温度最低,而歧管式微通道热沉表面温差最小,但由于其底板厚度最大,所以其热阻最大,而梯形微通道热沉表面平均温度最大,换热性能最差。在对梯形和矩形微通道的流动特性研究中发现,不论是等温流体还是非等温流体其摩擦阻力系数的实验结果都不能很好的跟经典理论公式吻合,梯形微通道热沉在Re数达到1400时,也没有出现层流向紊流的突变,而且等温流体与非等温流体的摩擦阻力系数会有较大差别;矩形微通道热沉的非等温流体的摩擦阻力系数小于梯形微通道热沉非等温流体摩擦阻力系数,但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经分析认为,摩擦阻力系数及层流向紊流的转变与微通道的粗糙度有关。在对梯形和矩形微通道的传热特性研究中发现,两组微通道热沉Nu数均会受热流密度的影响,文中给出了梯形微通道Nu数的拟合公式,并将实验结果和拟合计算值与两种经验公式进行了对比;而矩形微通道热沉Nu数实验结果与Stephan经验公式计算值吻合的较好,并且矩形微通道热沉的换热性能优于梯形微通道热沉。但不论哪种热沉,都不能单纯依靠提高Re数或者泵功来提高换热性能,而应该从新结构、新材料或工质等方面综合考虑。
其他文献
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1999年,以“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为主题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春城”昆明成功举办,这也是中国举办的首届专业类世博会。本届世博会是规模最大的
强化传热技术是提高换热系统换热效率和减小换热设备体积及成本的关键技术,而强化传热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高换热性能的换热工质。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流体代替传统的换热
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取决于能源利用,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所必须的燃料和动力来源,是发展生产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煤炭是我国储存与消耗量最大的一次能源,大量的煤炭消耗与利用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煤炭燃烧过程中能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NOx)等大气污染物,污染空气环境,产生雾霾,导致酸雨,危害人类健康,大量的NOx排放对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存在严重的威胁。为了达到更有效
腾信股份正式加入中国4A协会2016年9月9日,中国商务广告协会综合代理专业委员会为腾信股份正式举行了中国4A协会的挂牌仪式。腾信股份作为最早投身互联网营销服务的广告公司,
研究目的:癫痫是中枢神经元群突发性过度重复放电的结果,是严重危害人类神经系统的慢性疾病,同时癫痫发作对大脑的伤害是不可逆的,所以如何对癫痫脑电信号进行准确的分析具有
截至10月16日,回顾本期(过去4周)公募基金的市场表现,可以发现具有主动投资特征的基金表现相对突出。 As of October 16, looking back the market performance of public f
晶种分解过程是是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关键工序之一,它对氧化铝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均有重要影响,并对其它的工序也存在间接作用。由于国内铝土矿资源情况与国外的有很大差别,其种分
细胞体外培养一直是科研工作者十分重视的领域,其融合了生物技术、化学工程技术以及其他工程学科技术。随着人们对生命科学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其地位越显突出和重要。细胞培养装
液冷服系统是高温湿热环境中穿着密闭式防护服人员必备的服装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吸收人体的热负荷,维持身体核心温度的恒定,以提高人员在高热环境中的工作性能,延长工作时间。
当前“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存在“虚”“弱”的现状,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如何有效地进行“综合与实践”的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