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或一代人的成长历史——张承志早期小说中的成长主题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gecs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都经历过成长。长大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的体验、不断的选择、不断的成熟。期间有太多的细节、太多的感受是成年以后的我们所无法再拥有的,成长是个很微妙的过程,所以也是最适宜用文学来表达的主题,由此而出现的成长小说就是关于一个孩子如何经历种种考验最终获得智慧从而成长成熟的文学类型。 当年的知识青年除却学生身份之外,他们正处于“少年”或“青年”的特别成长期,突如其来的一系列运动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与其他时代不同的经历和感受,所以在属于他们的文学表达——知青文学中,绕不开的是关于“成长”的主题。张承志作为知青作家中较为独特的一位,在他早期的小说中很少有对苦难岁月的控诉和懊悔,反而充满了对青春的珍爱与礼赞。与其他知青作家相比,张承志更多的关注成长的问题,对成长倾注着更多的热情,他的作品也更多的属于青春期的文学表达。尽管从严格意义上说,张承志的小说不属于成长小说,但作品却表达出鲜明的成长主题——一个男人如何长大成熟。 同样的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本文试图从与往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张承志的早期作品以及知青文学,希望能通过分析张承志小说中的成长主题,梳理出张承志这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及他所属的那个群体,那一代人的成长历史,同时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某些特征以及关于成长的永恒特点。 文本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语。论述文学与成长的渊源以及知青文学特别是张承志早期小说中的“成长”主题,并对论述的一些范围和概念进行厘定。第二部分为论述重点。共分两章。第一章是“与共和国一起成长”。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张承志的小说,概括出在当时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所表现出的特点,在个别细节或程度上,每人有不同的追求,但当个人的成长与时代结合在一起时,总表现出某些方面的趋同。第二章是论述张承志与其他同时代人成长相比的独特之处。主要从两方面进行阐述。第一个方面是“在他人的陪伴下长大”。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张承志小说中母亲、父亲和爱人形象的分析,剖析他人在张承志成长过程中对其的影响和重大意义。这是张承志成长过程中的依靠和支撑。第二个方面是“一个人的成长”。成长主要是一个人的事。不同的游牧文化造就了与众不同的张承志。这一部分通过分析作品,论述张承志困惑——寻找——成熟历程来表现张的成长仪式,同时分析自然环境对其人格的造就等成长的意象和动作来辅助说明张承志的成长历史。《金牧场》是张承志青春的总结也是他青春的结束。第三部分是结语。尽管在同一个时代中长大,但不同的境遇和经历还是会让每个人做出自己的选择,成为不同的人。然而成长是永恒的话题。
其他文献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副词一直是教学的重点,也是令许多留学生头疼的难点.尤其像"才、就、再"等副词,由于主观性强、使用频率高、大多具有多个义项而每一个义项在使用上又各有不
本文对《杜骗新书》进行了研究。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紧扣文本,运用追本溯源、文史互相参照的方法,多方位、多角度地探讨了《杜骗新书》的文学价值。一是从题材的角度,追溯了
干宝以史官与准小说家的双重身份创作了《搜神记》,这也就导致了《搜神记》的复杂性。以现代叙事学的眼光来审视《搜神记》,可以看出其中叙事诸要素的成熟与发展,尤其是《搜神记
本文选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部分女作家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分析其中处于两性情爱关系中的男性形象,探讨女性写作中男性形象的变迁及折射出来的文化观念,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