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洛特·史密斯(Charlotte Smith)(1749-1806)是十八世纪英国著名的女性作家之一。史密斯继承了英国感伤小说的传统,她的早期小说主要关注家庭问题,尤其是关注其中的权力、强烈情感、理性、家长责任、行为的合适性等。其小说大多表达了她的性别平等思想以及对传统道德的反叛思想。《艾米琳》(1787)就是一部这样的作品。自《艾米琳》出版以来,它就一直受到西方评论家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对它的研究大部分是从哥特式小说、女性主义、历史主义等角度进行的。而本文试图从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礼物交换”范畴来解读《艾米琳》,即将该作品中男女之间的亲情、友情、婚姻看做是一种礼物交换,探讨这些交换中所体现出来的性别不平等。当代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认为,“礼物交换”是一种调节支配关系的社会实践,它是通过“有保证的误认”(guaranteed misrecognition)的集体过程来进行的。礼物的交换,要求有回赠的礼物,因此,交换的持续循环的进行,就像每一个礼物要求有互惠一样。据布迪厄所述,“礼物交换”作为一种公正的姿态,有非物质价值的调节潜能,如爱情、祭品、和友谊,礼物必须在讨人喜欢的面纱下进行,互惠的真正本质必须是“误认”,以避免馈赠和回赠同时发生。这种“误认”旨在“将由亲属、邻居或劳动关系规定的不可避免的和不可避免地有所图的关系变成有选择性的相互关系,从更深的层次上说,是要把任意的剥削关系(男性剥削女性、兄长剥削弟弟或长辈剥削晚辈等)转变成因建立在亲情之上而变得持久的关系”。在《艾米琳》中,女人有无嫁妆被视为是男人选择妻子时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婚姻中,男人通过提供误认的保护来合法占有妻子的财产,使她们完全附属于他们及他们所代表的男权社会,女人因此既牺牲了财产也完全失去了自我。艾米琳的朋友斯坦福太太和阿黛琳娜女士婚后遭丈夫遗弃,濒临贫困,得不到丈夫的任何保护。在友情中,男人很乐意帮助女性朋友,并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物质上的帮助。然而,他们的真正目的却是占有她们的身体。爱德华在阿黛琳娜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然而他的真正目的却是带有私利的。作为交换,已婚的阿黛琳娜牺牲了她的身体,满足了爱德华的性欲,但是却遭到了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谴责。在亲情中,父亲给女儿提供父爱,可是这种父爱的交换条件却是后者绝对地服从他。作为艾米琳的代理父亲和监护人,蒙特利尔勋爵给她提供了经济上的资助以及父亲的保护。作为礼物的接收者,得到这种“误认”的乐善好施后,艾米琳不得不服从他的任何安排并不断地向他证明她是值得他保护的,却无法得到来自叔父的真正的关心和帮助。通过分析《艾米琳》中所体现的婚姻、友情、亲情的不对称交换,本文得出结论:这种男女之间的不均衡的礼物交换由18世纪男女的不平等的社会地位所造成的。职责的意识形态揭示了男人和女人之间互惠职责的虚构性,看起来公平的交换掩盖了“误认”中的“误”的本质,掩盖了以艾米琳为典型代表的女性难逃不均衡交换这一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