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史的多样性和进化策略是进化生态学的研究核心,现有的许多关于生活史演变的观点和测试都是基于北温带系统,而关于热带鸟类的生活史特征资料相对缺乏。鸟类在生命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精力和成本用于繁殖后代,鸟类也把进化的重心放在了繁殖阶段,因此繁殖是鸟类生活史研究的核心内容。巢捕食是导致鸟类繁殖失败的主要原因,巢捕食使繁殖的鸟类进化出一系列反捕食策略,贯穿于繁殖的各个阶段。本研究于2017-2018年的鸟类繁殖季,通过标记和跟踪中国西南部热带地区的长尾缝叶莺(Orthotomus sutorius)和暗冕山鹪莺(Prinia rufescens)繁殖个体,旨在比较两种共域分布的热带鸟在繁殖时期的各个生活史特征,探讨近缘鸟种同域共存和分化的机制,通过巢捕食者类型和捕食模式解释繁殖失败的原因,以及鸟类采取的反巢捕食适应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长尾缝叶莺和暗冕山鹪莺繁殖习性相似,繁殖季漫长,从3月初至9月底,都是营独特的叶巢,均营巢于山脚森林与农田的交界处,但在巢材和巢址微生境等方面存在分化,从而降低竞争实现共存:长尾缝叶莺主要在山脚的次生林筑巢,并且喜好采用苹婆树叶子(Sterculia nobilis),而暗冕山鹪莺主要在山脚的灌草丛筑巢,更多地采用粗叶榕叶子(Ficus hirta)。2.长尾缝叶莺和暗冕山鹪莺的窝卵数存在显著差异(P=0.041)。长尾缝叶莺采取的是多窝卵数,多回巢次数的孵卵育雏策略;暗冕山鹪莺采取的是少窝卵数,少回巢次数,但是具有明显的护巢行为,当有观察者靠近巢穴时一直不断跳动并发出强烈的警告声。两种鸟都可进行重复繁殖,在繁殖成功情况下最多连续产3窝卵,长尾缝叶莺进行重复繁殖比例为18.0%,暗冕山鹪莺为23.7%,两者进行重复繁殖的比例没有显著差异(P=0.411)。3.长尾缝叶莺和暗冕山鹪莺的繁殖成功率分别为44.7%和44.2%,没有显著差异(P=0.094)。影响两种鸟类繁殖成效的主要因素是巢捕食和人为干扰,长尾缝叶莺和暗冕山鹪莺的捕食率分别为36.6%和38.0%,捕食率没有显著差异(P=0.771)。经视频录像鉴定蛇是最常见的巢捕食者(72.2%),其余是鸟类捕食者,包括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印支绿鹊(Cissa hypoleuca)和白翅蓝鹊(Urocissa whiteheadi)。蛇捕食事件都是发生在夜间,并且蛇可以捕食只放置有卵的人工巢。鸟类捕食事件发生在白天,并且鸟类捕食者还会叼走这两种鸟的雏鸟去喂食自己的雏鸟。4.长尾缝叶莺和暗冕山鹪莺年内和年间一直维持着高度的配偶和领域忠实性,有些长尾缝叶莺甚至重复利用旧巢。长尾缝叶莺年内和年间繁殖时扩散距离分别为12.23±14.75 m和23.7±33.1 m,暗冕山鹪莺年内和年间繁殖时扩散距离分别为22.86±19.72 m和78.06±85.21 m。巢捕食既不会影响两种鸟每次繁殖尝试之间领域的改变,也没有影响扩散了多少距离,即巢捕食不会使亲鸟扩散到更远的距离筑巢;两者年内和年间采用相同的扩散模式,即在原领域里重新筑巢。5.对两种鸟多次繁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发现两者都具有很强的繁殖性能,在繁殖失败情况下最多可产4窝卵,其中长尾缝叶莺进行多次繁殖的比例为46.1%%,每次繁殖尝试产卵时间间隔为6-91天;暗冕山鹪莺多次繁殖比例为49.2%,产卵时间间隔为20-96天。进行多次繁殖的雌性个体相比于单次繁殖的个体质量上没有显著差异(P=0.821;P=0.423),并且两个种群2年间都有50.0%的雌性个体产卵次数发生变化。长尾缝叶莺多次繁殖时窝卵数没有发生变化(P=0.438),而暗冕山鹪莺的窝卵数不断减小(P=0.025),显示了两种不同的多次繁殖策略。两种鸟在巢捕食与成功繁殖情况下重新繁殖的概率都具有显著差异(P=0.003;P=0.038),相比于成功繁殖的巢,捕食情况下再一次繁殖的概率更大,说明巢捕食会促使鸟类进行重新繁殖。总的来说,长尾缝叶莺和暗冕山鹪莺两种热带鸟类采取的是通过巢叶和巢址微生境来分化达到共存;具有繁殖时间长、叶巢伪装、高巢捕食压力、繁殖成功率低、对配偶和领域高度忠诚、快速繁殖,单次繁殖周期短、多次繁殖等生活史特征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