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激活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是指一次性最大或者次最大力量负荷后爆发性运动表现提高的一种现象。PAP的效果受到恢复时间以及研究对象力量素质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测试不同下肢力量水平的运动员相同负荷量和强度的力量刺激后经过不同恢复时间,下蹲跳(CMJ)高度及其相关运动学和动力学指标的差异,比较、分析力量素质和恢复时间对PAP的影响。研究方法:招募受试者23名,测试受试者负重半蹲1RM重量,根据1RM/体重数值分组,1RM/体重>2为L组,≤2为S组。使用90%1RM重复5次间歇1分钟为PAP诱导强度,PAP诱导前以及诱导后每4分钟采集受试者下蹲跳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运动学数据使用Motion红外高速运动捕捉系统进行采集。动力学数据使用测力台进行采集,运动学与动力学数据同步采集。运动学指标包括:高度,峰值力时刻的髋、膝、踝关节角度和角速度:动力学指标包括:峰值功率、峰值冲量、峰值力量发展率(RFD)。使用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恢复时间是否对各指标存在影响。使用多元方差分析比较下肢力量对各指标的影响。显著性定义为一类误差概率小于0.05。研究结果:PAP诱导后4分钟和8分钟时峰值功率显著高于基础值(P<0.008),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L组PAP诱导后4分钟和8分钟时峰值功率、4分钟时的峰值RFD显著高于基础值(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变化。S组PAP诱导后4分钟、8分钟和12分钟时峰值功率、4分钟和8分钟时峰值冲量以及8分钟时峰值RFD显著高于基础值(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L组与S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90%1RM重复5次间歇1分钟的负重半蹲后4分钟和8分钟时爆发力有所提高,体现在峰值功率的增加,但功率的增加未能有效转化为运动表现。下肢相对力量对PAP效果并没有显著差异,但相对力量较小的研究对象可能表现出更长时间的增强效应。PAP增强作用在运动学上没有体现。PAP对下肢爆发力的增强效果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