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主要是对45个3CRR的射电星系样本进行研究,了解射电星系在秒差距(pc)尺度上的射电结构。通过对这45个源的辐射性质、VLBA射电图像,以及分类研究,了解喷流与吸积之间的关系。最后做出总结讨论。全文共分为四章,每一章的内容如下: 第一章简要介绍射电天文,包括电磁波基础、天线原理、干涉和孔径综合、以及甚长基线干涉(VLBI)。同时,简要介绍了活动星系核和射电星系。 第二章分析了FRⅠs型和FRⅡs型的特性,并介绍研究背景及工作所使用的样本。在这一部分,我们着重论述VLBA数据处理,总结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参数的设置、验证的方法。VLBA数据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数据的读入、改正采样偏差、振幅校准、大气或者星位角校准、相位校准、以及成图。同时也会讨论美国甚长基线干涉阵(VLBA)测量以及测量时出现的误差和误差分析。 第三章的内容将讨论观测结果和数据处理结果。通过VLBA在5GHz的观测得到射电图,分析图像我们可以得到:1、pc尺度上的射电形态;2、核的流量密度;3、pc尺度上的致密程度;4、核和瓣的流量密度比。同时利用红外数据讨论不同吸积模式对喷流性质的影响。在本章中也将介绍,利用多历元的VLBA观测数据,对射电源的自行进行研究。 第四章将对文章进行总结与讨论以及未来的展望。为了探索射电星系在pc尺度上的性质与吸积模式的关系,我们从3CRR样本中挑选满足在178MHz的流量强度>16.4Jy,且VLA在5GHz的核的流量强度≥7mJy的源,同时这些源在中红外和VLBA都有相应的观测数据。通过分析发现,吸积模式与射电性质确实存在紧密的联系。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期望利用更多的样本数据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