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ma)是动脉硬化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特点是受累的动脉从内膜开始,先后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包括血管壁局部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病变常累及弹性及大中等肌性动脉,最终发展到阻塞动脉管腔,造成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高龄,此外还有运动不足、紧张状态、家族病史等。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积聚在腹部脂肪组织可以分泌很多激素、细胞因子等,引起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高血脂等。这些危险因素彼此相互作用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WC)、腰臀围比(waist to hip ratio, WHR)和腰身指数(waist to height ratio, WHtR)是常用的肥胖评定指标。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即BMI<25Kg/m2,这些病人很容易被忽略。且有研究表明不同脂肪组织对代谢疾病的危险因素影响不同,内脏脂肪可能是唯一的致病脂肪组织。因此近年来对肥胖及其并发症研究的重点已转移到人体脂肪组织(adipose tissue, AT)分布上,而不在总的肥胖程度上,CT技术提供了一种更直接的测量手段,它能对人体肥胖、全身AT体积,尤其是区域AT如皮下或内脏脂肪等进行准确定量。此外,近几年研究发现颈动脉可作为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颈动脉高频率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一种较好的无创方法,能直观、准确测量颈动脉血管管壁情况从而判定血管硬化情况。肥胖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但能更准确反映肥胖的腹部内脏脂肪分布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国内外罕有报道。本课题通过对经CT测量腹部的内脏脂肪(visceral adipose tissue, VAT)与皮下脂肪(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 SAT)比值(V/s)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的研究,探讨V/s是否可作为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参考指标,为临床早期干预控制疾病危险因素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09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被诊断为高血压的病人100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21例。对入选病人进行上腹部CT(空腹)扫描,计算脐水平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比;随后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计数颈动脉内斑块个数,采用Crouse积分法对其积分。测量并计算受试者的BMI、WC、WHR、WHtR及V/s。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以内中膜厚度IMT>1mm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和非动脉粥样硬化组。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应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以上各参数与动脉硬化积分的关系,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按颈动脉超声结果内中膜厚度IMT>1mmIMT≤1mm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和非动脉粥样硬化组,进行两组间各参数比较:非动脉粥样硬化组(1组)45例,动脉粥样硬化组(2组)55例,平均年龄(57.51±6.46,62.18±6.54)。两组间血压(SBP148.86±17.09 VS 147.50±17.15, DBP 87.86±14.58 VS /91.27±11.41)及高血压病程(10.2±6.46 VS 10.63±6.54)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 (25.12±2.23 VS 27.24±2.58), WC (89.98±8.33 VS 98.42±8.77) ,WHR (0.97±0. 11, VS 1.0 5±0.08),WHtR (0.53±0.05 VS 0.58±0.05),V/s(0.72±0.23 VS 1.24±0.30),年龄(57.51±6.46 VS 62.18±6.54)2组均高于1组(P<0.05)。2、以颈动脉斑块积分为因变量,以年龄、高血压病程、BMI、WC、WHR、WHtR及V/s为自变量,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发现V/s,WC,WHR,年龄与颈动脉斑块积分有线性回归关系,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401,0.198,0.196,0.164(P<0.05),余未显示有线性回归关系,提示以上因素中V/s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最大。结论:按颈动脉超声结果内中膜厚度IMT>1mm及IMT≤1mm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颈动脉非粥样硬化组;两组比较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年龄、BMI、WC、WHR、WHtR及V/s等各观察值均数明显大。以颈动脉斑块积分为因变量,以年龄、高血压病程、BMI、WC、WHR、WHtR及V/s为自变量,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V/s、WC、WHR、年龄与颈动脉斑块积分有线性回归关系,提示以上肥胖因素中反映腹部内脏脂肪分布的指标V/s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