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诔文作为中国古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实用文体,与人的生存、死亡息息相关,这就使得诔文在中国文学史上显得颇为重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文学史上,作家学者们对于诔文的关注却略显不足,对于诔文这一文体的研究受到的重视也不多,研究的成果也相对较少。因此,本文致力于从诔文的语言特征、文体特点、创作主体、对象和表达功能等方面对诔文的起源、嬗变和衰微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第一部分,诔文的源流考释,主要从诔文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和文学、文化背景等方面来考察诔文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地位。诔文的形成之初,是与谥议联系密切的,因此文章从西周的命谥制度开始,结合古代文论著作中对诔文的定义,形成对诔文文体特征的综合概括,及其应用性、针对性和抒情性等三个方面分别结合相关作品进行具体分析,力求对诔文的具体特点做出全面的概述。第二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诔文的发展也日趋适应创作的要求。首先在诔文的创作主体上日渐扩大,从专人书写,专人执行,大史宣读,发展到后来的士子文人开始广泛写作的应用文体。其次,诔文的创作对象也发生了变化,从卿大夫以上才拥有的专属肯定,到士始有诔。创作主体和创作对象的范围日益拓展,也反映了诔文的发展逐步得到人们的接受和肯定。而在表达功能上,诔文的变化更是显而易见。从最初的纯粹述德到述德与写哀内容并存,不仅仅单纯的歌功颂德,同时述及个人哀情,表达哀悼之意。内容更见丰富也更人性化。在语言形式方面,诔文从四言韵文趋向骈体,语言更细腻,更华丽,注重辞藻,从而与赋体类似,同时,也不仅仅局限于四言句式。诔文在这些方面的发展变化,使得诔文更适合当时文化发展的需要,但同时也带来了消极的方面。第三部分,诔文在后期由于自身发展条件的限制,以及吊文、祭文等其他文体的兴起与发展,诔文逐渐被其他文体侵占,其发展日渐衰微。但是,诔文作为较早形成的哀祭类文体之一,对于后世的影响尤其是墓碑文的影响是巨大的,并且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