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土壤水分对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根系生长的影响以及根系生长的差异对养分利用率的影响,采用盆栽模拟土壤低水分和渍水条件,以赛迪7(Sadie 7)和标杆(Icon)两个品种为材料进行了试验。在土壤低水分、渍水和正常水分(CK)条件下培养出不同根系形态的植株材料,然后全部转为正常水分条件管理,并施氮(尿素)或磷(过磷酸钙),分析了不同根系形态对氮、磷利用率的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紫花苜蓿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根系生长差异显著(P<0.05)。渍水处理使主根伸长生长受到抑制,主根明显变短,主根直径、根表面积以及根体积均小于CK。土壤低水分处理使主根长度明显大于CK。2.水分胁迫解除后,根系生长恢复能力不同。前期渍水处理植株的根系恢复最慢,主要表现为侧根生长(一级侧根数、根尖数的生长量和相对生长量)的恢复能力小于CK;但主根生长恢复较快。前低水分处理植株的侧根恢复生长虽显著大于前渍水处理植株(P<0.05),但其恢复生长依旧小于CK。3.水分胁迫解除的同时施氮、磷肥,前渍水处理和低水分处理植株的根系恢复速度均有所加快,两个品种在施肥后根系恢复能力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主根生长和侧根生长(一级侧根数、根尖数的生长量和相对生长量)均快于未施肥处理。前渍水处理植株主根生长显著大于CK和低水分处理(P<0.05),但侧根生长依然显著小于CK(P<0.05)。前低水分处理植株根系的主根生长与CK差异不显著,侧根生长介于前渍水处理植株和CK之间。4.在不同施肥水平下,不同根系结构的植株对氮、磷吸收利用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低氮(0.336 g/盆)和适度氮(1.008 g/盆)水平下,前渍水处理植株的氮吸收率显著小于对照和前低水分处理植株(P<0.05)。在高氮(2.019 g/盆)水平下,前渍水处理植株的氮吸收率与前低水分处理植株已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磷水平下(1.51 g/盆),前渍水处理植株的磷吸收率显著小于对照(P<0.05);但高磷水平下(7.54 g/盆),则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05)。5.根系结构的一级侧根数、根尖数等与植株氮吸收利用率、磷吸收利用率以及根系的相对和绝对生长速率分别呈显著正相关。以上结果说明,土壤渍水对紫花苜蓿根系生长的抑制很大;土壤条件改善后,其根系生长的恢复较慢,对氮磷的吸收利用率也较低。土壤渍水条件改善后适量施氮磷肥,对紫花苜蓿根系恢复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南方农田生态条件下,种植紫花苜蓿应防止土壤渍水,以确保根系正常生长;并适当增加施肥量,以弥补根系吸收养分能力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