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α,β-不饱和醛具有共轭的C=C双键和C=O双键,其选择加氢生成α,β-不饱醇或饱和醛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且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特别是α,β-不饱醇,其自然资源匮乏但在香料、化妆品、医药中间体等领域需求广泛,成为精细化工中不可或缺的化学物质,引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对α,β-不饱和醛选择加氢制备α,β-不饱醇的研究兴趣。然而无论在热力学还是动力学角度,C=C双键比C=O双键更易加氢且更具反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α,β-不饱和醛具有共轭的C=C双键和C=O双键,其选择加氢生成α,β-不饱醇或饱和醛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且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特别是α,β-不饱醇,其自然资源匮乏但在香料、化妆品、医药中间体等领域需求广泛,成为精细化工中不可或缺的化学物质,引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对α,β-不饱和醛选择加氢制备α,β-不饱醇的研究兴趣。然而无论在热力学还是动力学角度,C=C双键比C=O双键更易加氢且更具反应活性,因此,C=O双键的选择性吸附和活化对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肉桂醛作为一种典型的α,β-不饱和醛,其液相选择加氢反应常作为模型反应用来探究催化剂的结构与反应性能之间的关系。经过文献调研和前期工作基础发现,Pt基催化剂对肉桂醛选择加氢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同时金属助剂Fe的加入可以对活性金属组分Pt的电子性质进行修饰,载体的性质以及金属-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对反应物分子的吸附和活化产生影响,由此反应性能得到提升。本文以介孔TS-1分子筛微球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Pt或Pt-Fe双金属催化剂,并用于肉桂醛的液相选择加氢反应性能研究,所得结果如下:首先制备具有介孔孔道的TS-1分子筛微球(MTS-1-MS),采用浸渍法将Pt纳米粒子负载到MTS-1-MS上得到5 wt%Pt/MTS-1-MS催化剂,在氢气氛围中400℃预处理2 h后用于肉桂醛选择加氢反应,获得29.2%的肉桂醛(CAL)转化率和79.8%的肉桂醇(COL)选择性。掺入金属助剂Fe之后,部分Fe物种进入Pt晶格中形成Pt-Fe合金,粒径减小的同时分散度增加,与Pt/MTS-1-MS催化剂相比,Fe/Pt摩尔比达到0.25且在350℃下焙烧得到的PtFe0.25/MTS-1-MS-350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催化性能。XRD和XPS的表征结果证明该催化剂中Fe物种以PtFe合金和Fe Ox形式共存,从Fe物种到Pt物种发生的电子转移改变了活性组分的电子性质,从而显著提升催化性能,相同反应条件下可以获得95.7%的肉桂醛转化率和89.2%的肉桂醇选择性,在90℃下初始活性可达19440 h-1,表观活化能为15.7 kJ/mol,至少可重复使用9次,且没有明显的活性和选择性的损失。通过H2-TPR和NH3-TPD的进一步表征发现,Pt-Fe、Pt/PtFe-载体之间存在的强相互作用以及载体中的路易斯酸性位点同样对催化剂的性质进行调控,因此,PtFe0.25/MTS-1-MS-350催化剂上表现的反应活性和肉桂醇选择性均为最优。其次,为了更好地了解催化剂的性能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使催化剂制备合理化,从而获得更高的肉桂醇选择性,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催化剂表面现象进行全面了解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根据实验中观测到的PtFe合金晶相构建了PtFex(111)表面模拟催化剂活性物种表面,由d带中心模型发现金属助剂Fe的掺入使得d带宽度增加,因此d带中心向远离费米能级的方向移动以保证恒定的d带填充。同时,通过探究肉桂醛分子在各表面上的吸附模式、吸附能、各加氢产物的脱附能以及C=C/C=O键的键长和振动频率将肉桂醛的吸附以及肉桂醇的脱附与该反应的加氢选择性联系起来。计算结果表明,当Fe/Pt摩尔比增加到0.25时,肉桂醛趋向于以一定角度直立吸附于表面(di-σCO模式),C=O优先被吸附活化;同时肉桂醇更容易从表面上脱附,因而肉桂醇选择性增加,和实验结果一致。此外,对比肉桂醛及Pt(111)和PtFe0.25(111)表面吸附前后的态密度(DOS)发现,Pt(111)表面上Pt原子的d轨道与C=C双键的pz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强于C=O双键;在PtFe0.25(111)表面上,Ptd轨道则趋向于与O pz轨道产生相互作用,因此,掺入适量Fe之后,反应活性和肉桂醇的选择性均得到提升。
其他文献
钛硅分子筛/H2O2(TS/H2O2)体系催化氧化丙烯生成环氧丙烷(PO)过程(HPPO)是PO生产绿色化工技术发展的趋势。钛硅分子筛催化剂失活的根源及相应再生方法研究是HPPO过程技术研发的关键之一。论文以Ti-MWW在HPPO过程中的失活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反应体系中有机物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了PO与催化剂之间的化学相互作用是Ti-MWW失活的根源,进一步发展了相应的再生方法。研究工
抗生素被广泛用于治疗家畜的微生物和原虫感染,由于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需求而被大量合成。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构成了严重的污染威胁,以硝基呋喃(nitrofurans antibiotics,NFAs)和硝基咪唑(nitroimidazole antibiotic,NIAs)为代表的硝基类抗生素,不仅用于细菌感染的治疗,而且在利益的驱使下还被用作促进动物生长的添加剂。然而,其潜在致癌性和毒性危害了人类和生
本论文通过考察抗性淀粉(RS)对脂多糖(LPS)急性和慢性应激条件下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血清内毒素和炎症因子、肠道屏障功能、盲肠微生物菌群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合成、分泌和受体的影响,探讨抗性淀粉对肉鸭肠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试验一:饲粮抗性淀粉对脂多糖急性应激下肉鸭肠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本试验设3个处理:(1)CON组(基础饲粮+生理盐水一次性注射);(2)CON+LPS组(基础饲粮+L
二氧化硅(SiO2)纳米颗粒具有较低的毒性、低导热性、高稳定性、较好的可塑性和环境友好性,这些优势使其能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用途,因而是材料研究的热点。同时,经过深入的研究发现不同形貌的SiO2纳米颗粒往往都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用途。首先,空心二氧化硅纳米颗粒(HSPs)具有较大的负载空间,是化工、药物和生物领域很好的运载材料。其次,表面粗糙的SiO2纳米颗粒(RSPs)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基团
近年来,以微反应器为核心单元的连续流动化学技术在有机合成领域中备受关注。微反应器是由尺寸在微米到毫米范围的微通道组成的小型反应系统,与传统反应相比,由于微反应器通道微小、比表面积较大,连续流动化学具有高效的传质传热,几乎无放大效应,安全可控,绿色化且易于集成实现自动化控制等优势。虽然微反应器在有机合成中应用广泛,但目前大多数连续流动化学反应装置通用性较差,定制设备价格昂贵,制造周期较长,阻碍了连续
寻找石油替代能源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Science杂志公布的本世纪25个重大科学问题之一。生物质作为唯一可再生的碳源,被视为目前最现实可用的石油替代能源。纤维素是生物质的重要组成之一,具有自然界储量高、不占用粮食资源等优点,它是以葡萄糖为结构单元通过β-1,4键连接形成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以其为原料制备液体燃料和高值化学品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意义。但由于纤维素解聚反应不可控,产物选择
碳酸二甲酯具有优异的溶解性,低毒性和高反应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目前,二氧化碳衍生物碳酸乙烯酯与甲醇酯交换法是制备碳酸二甲酯的一种重要合成方法。近年来,离子液体被认为是催化碳酸乙烯酯与甲醇酯交换反应高效且无腐蚀性的均相催化剂,但其面临着分离回收困难的问题。本论文致力于设计合成对甲醇具有溶胀性能的聚离子液体,利用聚离子液体的机械稳定性和溶胀性能实现高效催化碳酸乙烯酯与甲醇酯交换反应。本文的主要
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大幅度增强,对养生和保健的需求日益凸显。研究证明,维生素E是一种具有优良的生理活性和药理价值的抗氧化剂,在现代临床医学上应用广泛,其生产与应用一直是有机合成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化学工业中,2-甲基-3-丁炔-2-醇(MBY)等相关炔醇分子的选择性加氢反应是合成维生素E的关键步骤,但是该反应通常伴随着过度加氢(生成2-甲基-2-丁醇(MBA))和/或低聚等副反应的
氨(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已被广泛用于农业、制药、能量存储等许多领域。当前的工业NH3生产主要依赖于Haber-Bosch工艺,但该工艺存在能源效率低、设备要求严格和CO2排放量大等不足。环境条件下的电化学合成NH3通常以水为质子源,由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能驱动反应进行,有效降低了能耗与碳排放量,为可持续NH3合成提供了一种绿色环保的方法。但在水性电解质体系中,竞争性析氢反应(HER)的存在
二氧化硅(SiO2)、聚苯乙烯、酚醛(RF)和金属氧化物等纳米材料,在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有重要的使用价值,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SiO2纳米粒子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及生物相容性而备受科研工作者的青睐。与密实的SiO2纳米粒子相比,介孔带来了额外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这使得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SNs)在吸附-脱附、催化、能量储存-释放和生物医学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赋予密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