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影像学资料表明腰椎骨质增生好发于椎体前方及前外侧,动物实验指出人为致兔子腹侧髓核突出能导致椎体骨赘形成,而背侧髓核突出不能导致椎体骨赘形成,这些均提示骨质增生的形成可能与前纵韧带有关。本研究拟通过比较CT上腰椎前缘骨质增生范围与标本前纵韧带分布范围,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2012-05在我院行腰椎平扫+三维重建的170例受检者的影像学资料,记录有无骨赘形成、骨赘类型,若为I型骨赘则测量其在椎体左右缘达到的最大角度(∠α1和∠α2)。解剖两例新鲜成人腰椎标本,测量不同层面前纵韧带分布范围。结果:170例受检者中68例有肉眼可见骨赘形成,其中33例仅有I型骨赘,12例仅有Ⅱ型骨赘,23例既有I型骨赘,又有Ⅱ型骨赘;未见明显骨赘形成者102例。L1~L5层面I型骨赘椎体数分别15、23、39、32和12个,Ⅱ型骨赘椎体数分别1、6、23、28、23个。I型骨赘在L1~L5椎体左右缘达到的最大角度分别为(53.9±13.2)和(58.3±22.3),(63.8±16.4)和(55.1±18.0),(72.8±21.3)和(70.5±16.1),(76.8±17.6)和(81.6±14.4),(65.3±28.1)和(63.6±24.2)。标本1前纵韧带在各椎体左右缘达到的最大角度分别为54.1和58.0,64.0和59.4,74.2和71.2,77.3和80.5,64.9和64.2。标本2前纵韧带分布范围分别为53.8和59.1,63.5和62.0,71.7和69.7,78.2和82.3,66.2和62.7。结论:腰椎骨质增生好发于L3、L4椎体平面(分别30.7%,29.7%),腰椎前缘骨质增生范围与标本前纵韧带分布范围基本一致。目的:探讨腰椎骨质增生与椎间盘膨出或突出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常见骨赘MRI信号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7~2012-01在我院行腰椎MRI检查的202例受检者的影像学资料,记录有无骨赘形成、最长骨赘长度与信号、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程度,并分性别分析最长骨赘长度与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02例腰椎图像包括1010个椎体,其中156个椎体有肉眼可见骨赘形成,MRI上骨赘主要表现为T1和T2等或高信号,STIR等信号,平均最长骨赘长度(5.80±2.40)mm,平均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程度(6.17±2.64)mm,两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83,P<0.05)。男性与女性平均最长骨赘长度分别为(6.61±2.49)mm和(5.06±2.06)mm,平均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程度分别为(7.28±2.80)mm和(5.13±2.00)mm,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长骨赘长度与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程度在男性和女性中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9和0.83。结论:腰椎骨质增生与椎间盘膨出或突出间有很强的相关性;T1和T2等或高信号,STIR等信号为MRI上骨赘的主要信号类型。目的:进一步分析腰椎骨质增生MRI信号类型和CT表现间的对应关系,探讨腰椎退变椎体重塑的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7~2012-01在我院同时行腰椎MRI和CT检查的45例受检者的影像学资料,CT数据行容积再现(volumerendering, VR)和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观察骨赘结构特点,记录腰椎有无骨赘形成、骨赘MRI信号类型和CT表现,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45例受检者的225个椎体中,38个椎体有肉眼可见的骨赘形成,骨赘MRI信号I型2个(5.3%)、Ⅱ型4个(10.5%)、Ⅲ型10个(26.3%)和Ⅳ型22个(57.9%);CT骨赘结构特点A型4个(10.5%)、B型11个(28.9%)和C型23个(60.5%)。A型骨赘MRI信号多为Ⅱ型(100%)B、C型骨赘MRI信号多为Ⅳ型(分别72.7%、65.2%)。结论:腰椎骨质增生不同MRI信号类型和CT表现间存在对应关系,骨赘不断塑形完成腰椎退变时椎体重塑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