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主席在2013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此倡议得到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与之相关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学者们从不同学科对其进行研究。“一带一路”新闻语篇蕴含了丰富的评价资源,表达了评论者对这一话题的态度倾向,具有丰富的人际意义,因此对语言学研究具有重大价值。此外,新闻语篇中的积极性评价语言建构的积极话语模式,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设和传播也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倡议的重大价值,本论文试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的彰显和形象构建寻求语言学的理论依据。评价理论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意义理论的新发展。马丁(Martin)重新解释人际意义的功能,以使能更好地理解语篇的人际意义和话语中的情感表达。评价理论包含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本论文仅从态度系统的角度对语篇详细论述。态度是评价系统的核心,包含情感、判断和鉴赏三个次系统,三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评价主体的态度倾向。由于评价理论和积极话语分析存在共同的基础,目前,评价理论是适用于积极话语分析的主要理论之一。本研究选取2015年至2017年期间China Daily上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40篇英语新闻报道为语料,以评价理论为框架,在积极话语分析视角下,定性和定量探究新闻语篇中“一带一路”的巨大价值和深远影响。首先,本研究运用评价标注工具UAM corpus tool对语料中态度资源进行多层标注,统计出态度资源的分布特征,得出积极/消极和显性/隐性的态度资源分布情况。其次,本论文对态度资源中各类子资源的具体实现情况进行例证。最后,在定性和定量统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价值和中国形象的构建展开讨论。研究发现,所选语料中鉴赏资源占的比例最大(67.20%),其中价值和影响占的比例最大,都表明了此倡议巨大的内涵和社会价值;其次是判断资源,占25.72%,其中能力和韧性占的比例最大,体现了中国政府的能力和对此倡议的支持以及中国政府共建“一带一路”的决心;报道中情感资源使用的最少,表明新闻评论者不以个人情感为主,较客观地看待此倡议。语料中大量的积极态度资源肯定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意义。虽然,语篇中有些许消极评价词,但大多出现在否定句式中,进而增强了此倡议的正面肯定,与积极评价共同建构了语篇的积极话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