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与抗抑郁药治疗抑郁障碍相比,针灸治疗抑郁障碍疗效佳、不良反应少,但其治疗机制尚不明确。本课题利用近红外脑功能检测技术研究针灸对于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前额叶皮质的影响,探讨针灸治疗抑郁障碍的中枢机制。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门诊及住院部收集抑郁障碍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计收集20例患者,随机分组,针灸治疗10例,脱落2例;口服西药来士普治疗10例,脱落2例;数据分析共计纳入16例。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随访1个月。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比较两组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一般资料,并利用HAMD-17量表、BDI-Ⅱ量表分值来评判患者病情的改善,同时利用近红外脑功能检测仪器采集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任务时的前额叶血氧饱和水平,对前额叶血氧饱和水平和患者抑郁障碍程度的改善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针灸对抑郁障碍患者前额叶的影响。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针灸组和西药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17量表、BDI-Ⅱ量表分值均下降。针灸组和西药组在治疗前、第1、2、4、8周、随访期间,两组HAMD-17量表、BDI-Ⅱ量表分值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经西药治疗,TESS量表评分分值在不同周期均高于针灸组,且两组TESS量表评分分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针灸组和西药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情绪图片任务判断正确率均提高,不同治疗周期,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和西药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情绪图片任务时的前额叶血氧饱和水平均提高,不同治疗周期,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和西药组三类情绪图片组内自身比较,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三类情绪图片对应的前额叶Hb02相对值均有所提高,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悲伤图片对应的前额叶Hb02相对值第1、2、4、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兴图片与中性图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前后,n.back任务与安菲莫夫校字表的判断正确率和进行该任务时的前额叶血氧饱和水平没有一致性的变化,两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HAMD-17量表分值与抑郁障碍患者进行情绪图片任务时的前额叶血氧饱和水平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601;BDMⅡ量表分值与患者进行情绪图片任务时的前额叶血氧饱和水平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587;HAMD-17量表分值与BDI-Ⅱ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829。结论:1、针灸和西药来士普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与口服西药相比,针灸治疗抑郁障碍的不良反应少。2、抑郁障碍患者的病情变化与前额叶的血氧饱和水平密切相关。经过针灸和西药治疗,患者对不同的情绪的调控均有所提升;针灸治疗抑郁障碍很可能是通过调节患者前额叶的血氧饱和水平来改善患者前额叶对情绪中枢的调控能力,从而减轻患者的临床抑郁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