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 EC)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以来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癌最常见。为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示,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共有新发子宫内膜癌150,000人,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人数的第5位。目前,国内外科研人员普遍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是一个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复杂过程。研究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为诊断提供依据,成为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中期因子(M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肿瘤新生血管关系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MK在人类正常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却特异性表达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在肿瘤组织中的过度表达促进了肿瘤血管的形成及肿瘤的生长和浸润,且有促进细胞有丝分裂、促进细胞分化及肿瘤血管生成、抗细胞凋亡及增强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它表达的上调提示肿瘤患者的生存期缩短和预后不良。
通过检测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组织中MK,VEGF的水平,来探讨MK,VEGF水平与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希望能揭示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病机制,为子宫内膜腺癌的临床治疗、临床分期评估及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2007年-2010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科和邢台市人民医院妇科的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30例、子宫内膜腺癌(腺癌组)71例。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0年修订的临床分期标准:子宫内膜腺癌Ⅰ期30例,子宫内膜腺癌Ⅱ期28例,子宫内膜腺癌Ⅲ期10例,子宫内膜腺癌Ⅳ期3例。《妇产科学》第6版病理学分级标准:高分化25例,中分化26例,低分化20例。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腺癌组。
对照组:选用子宫脱垂患者切除子宫的内膜组织,术后经病理证实为正常的内膜组织,排除功血,乳腺癌等具有内分泌因素影响的子宫内膜,共30例。病人年龄为47~73岁,平均(57.8±9.2)岁。
腺癌组:选同期因子宫内膜癌行手术治疗,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前3个月内均未使用过激素类药物,未行放疗化疗及免疫学等治疗,排除妇科内分泌疾病及其他肿瘤。按临床分期分子宫内膜腺癌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按病理学分级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病人年龄为49~72岁,平均(58.5±8.4)岁。
行子宫切除术获取子宫内膜,两组年龄、孕产次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标本取下后10%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常规脱水,透明,浸蜡,包埋,进行蜡块制备。行HE染色,经病理确诊后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MK及VEGF的蛋白表达,运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MK蛋白阳性染色定位于子宫内膜腺癌腺上皮细胞的胞浆中。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K表达阴性。71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MK表达阳性50例(70.4%),阴性21例(29.6%)。高分化MK表达阳性12例(48.0%),中分化MK表达阳性19例(73.0%),低分化MK表达阳性19例(95%)。
VEGF蛋白阳性染色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腺癌腺上皮细胞的胞浆。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表达阴性。71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45例(63.4%),阴性26例(36.6%)。高分化VEGF表达阳性25例(64.0%),中分化VEGF表达阳性26例(80.7%),低分化VEGF表达阳性20例(40.0%)。
结论:MK及VEGF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MK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随着临床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的加重表达呈增高趋势,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随着临床分期加重呈增高趋势,但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