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固—液两相厌氧发酵工艺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j1986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作为一种生物质,可以通过厌氧发酵工艺制沼气,产出的沼渣可进行堆肥生产有机肥。但是,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成分复杂,采用的厌氧发酵工艺需要对复杂底物具有适用性和稳定性,同时,考虑到环境影响、经济因素,降低耗水量以及沼渣处理成本,也是处理该底物时所需的工艺要求。本文以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为原料,在过滤床反应器建立干发酵状态产酸相,在生物膜固定床反应器中建立液态产甲烷相,通过对产酸相水解酸化反应、生物膜培养以及固-液两相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在过滤床反应器中,对不同接种比的城市固体废弃物有机质进行水解酸化反应研究。水解酸化反应在初期占主导。随着底物中RDO(Readily degraded organic)组分被大量消耗,反应由酸化状态转化为甲烷化状态,但通过底物中的纤维素组分分析,底物中的有机质仍有大量处于未水解酸环状态。反应器内底物的相对上升,使酸液中的可溶性有机质量上升,但水解酸化程度并没有相对提高,酸液中的大部分有机质依旧以水溶性有机质的形式存在。(2)以葡萄糖和产酸相酸液为原料,通过逐步降低HRT(Hydraulic retention time)的方式提高生物膜固定床反应器负荷,对生物膜进行培养试验,并辅以聚氨酯填料微生物增殖试验分析微生物在填料上的增殖过程。葡萄糖加酸液的两段式培养可以稳定的培养生物膜,而不会出现反应器波动失败等现象。在酸液培养前期的沼液还具有较强的水解酸化能力,但随着甲烷化微生物的富集,水解酸化反应有削弱的趋势。在填料作为微生物附着载体时,会延长微生物的增殖周期,但甲烷化微生物活性却提高了。(3)基于前两阶段对两部分反应的研究基础,构建完整的固-液两相厌氧发酵体系,与底物产甲烷潜力试验进行对比分析。产甲烷相在15天的产酸周期内,虽然产沼气量仅为理论产沼气量的20%左右,但产甲烷量却能达到理论产甲烷量的40%左右。产酸相经过水解酸化后,依旧有大量的有机质没有进入酸液而存在于固体底物中,这部分底物需要持续的微生物作用进行分解利用。通过产甲烷相生物膜培养阶段的试验数据分析,HRT依旧有降低的余量。(4)通过对产酸相中的沼渣、产甲烷相填料上的生物膜以及产甲烷相沼液进行群落结构分析发现,产甲烷相生物膜上细菌保存了大量可参与水解酸化的细菌。而产酸相沼渣细菌多样性虽然较低,但其参与水解酸化反应的细菌相对丰度提高。梭菌目(Clostridiales)、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互养菌目(Synergistales)三类细菌约占总细菌的35~45%左右,是三组样品中的优势细菌群体。在沼液中出现相对丰度较高的着色菌目(Chromatiales),该细菌在生物膜培养过程中很难在生物膜上附着。在古菌方面上,甲烷鬃毛菌(Methanosaeta)与甲烷八叠球菌(Methanosarcina)作为甲烷化反应的参与主体,具有较高的相对丰度,填料对此两类古菌提供了聚集附着场所。但甲烷螺旋菌(Methanospirillum)在填料上附着作用较差,大多存在于沼液中。
其他文献
<正> 1999年4月,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与聊城市政府签订了共同支持聊城光彩事业发展的合作协议书。中国和山东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多次到聊城实地考察,鼓励民营企业家到聊城投资兴
<正>隐性采访,易于获取鲜活的新闻点、生活化的原生态素材、便于取证,因而成为新闻记者所必需掌握的一种重要采访方式。但隐性采访大多用于批评性报道,时常会引起当事方不满,
期刊
在民国年间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探索过程中,壬戌学制的确立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体例和内容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以新学制后的一套教材《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初小)》为例,来
灾害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历史上防灾减灾思想不断演变,应急避难方式也在不断完善。从我国历史上灾害特点出发,试对历史上防灾思想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可
<正> 为满足生产的特殊需要,一般企业内部都有自制的小型机具。但在设计制造时,往往都是以它的功能为主,而它的过载保护较少考虑,常造成使用寿命短。所以,设计开发通用型的安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小波包变换及与分解层次相关的自适应阈值的去噪方法。利用小波包对图像进行分解,可以同时对图像的低频和高频部分进行分解,可以更好地保留图像信息,减少
对经不同深冷处理后的Cr12MoV钢进行了力学性能检测和摩擦磨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深冷处理可以明显提高Cr12MoV钢的硬度,最高增量达到228 HV0.2。深冷处理可减少Cr12MoV钢的
期刊
<正>现场采访是一门语言交流的艺术,也是获得新闻的重要途径。其中不乏规律可循,而只有掌握了这些采访的规律、技巧,新闻记者才能避免在现场采访中的盲目与随意,采写出具有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