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教室天然采光是营造舒适教室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绿色建筑的普及与健康建筑的提出,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来规范建筑采光从设计到运营阶段的各项要求,教育建筑采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光气候环境、地区之间的建筑特征显著,人的行为习惯也存在较大区别。以南宁为例,光气候表现为天然采光充足,在建筑特征上轻巧通透,容易造成室内采光水平能够满足要求,但出现眩光、采光不均匀等问题。因此,本文以高校教室天然采光优化为研究目标,基于视觉舒适的角度对高校教室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从采光评价和优化方法两个方面开展高校教室的天然采光研究。首先是从理论层面对天然光气候的形成原理和天然光评价体系进行分析,梳理了动态采光评价方法和不舒适眩光理论,总结影响视觉舒适性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对南宁教室采光现状问题的总结,实地走访调研了南宁多所高校的主要教学楼教室的采光特性,并从建筑平面、窗口形式、遮阳设施以及使用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整理,针对高校教室的光环境满意率、舒适照度区间、采光期望和行为模式几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教室开窗普遍较大,窗地比集中在0.2-0.4之间变化,易导致出现眩光等视觉不舒适问题;学生对教室的光环境满意度评价一般,统计得到的舒适照度区间为300-2000lx。第三是选取了南宁市的广西大学第三教学楼的教室开展光环境实测,分别测试了其全阴天、晴天(典型气象日)室内亮度和照度变化,并计算了采光系数、采光均匀度、眩光指数等指标,重点分析了室内眩光产生的原因,眩光在房间中的分布以及随时间的变化等。实测教室全阴天及晴天照度水平较高,相比于DGI指标,DGP指标与实际眩光感受更加吻合。第四是应用Rhino软件建模,在Grasshopper平台利用Ladybug和Honeybee软件对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了采光模拟分析,对采光系数和动态采光评价指标等结果进行了分析,从视觉舒适的角度提出了“教室舒适采光进深”的定义,并建议教室眩光视点的设置应当综合考虑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角度变化。本文基于光环境舒适要求,结合调研和测试数据,对高窗地比采光教室的采光影响规律进行理论分析,从建筑采光口形式、遮阳设施、朝向、表面材料光学特性等影响因素出发,进行高校教室光环境优化研究。研究发现:在窗地比高的双侧窗教室中,调整窗口透射比及布置遮阳能够有效改善室内视觉舒适性,在朝向选择时不宜采用东西向。另外,所提出的“教室舒适采光进深”对高校教室光环境营造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