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90年代,王朔在中国文坛上可谓是极具影响力的风云人物,乃至形成了一种“王朔现象”。虽然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对王朔做出了不同的评价,且争议颇多,但抛开这些具体的是非不论,应该承认王朔作品最主要的价值,就在于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乱象进行了独特的书写。在当代作家中,王朔先期传达了大转型时期,整个中国从社会结构到行为规范,从体制到观念,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当然,对于其作品价值,应该从两个方面辩证地来看:一方面,王朔主要通过塑造一群“痞子”形象,传达了一种颇具“解构”精神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具体来说就是站在市场经济新兴期市民文化的立场,对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权威乃至整个传统文化进行了消解,这是王朔最有价值的贡献;但另一方面,在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社会毕竟刚刚开始转型,这一时期旧有的体制及文化虽然暴露出了千疮百孔的面目,但新的现代社会价值形态尚未完全形成,市民文化也还没有完全成熟,其藏污纳垢性同样应该引起警惕。当王朔将这种不成熟的文化形态作为立足点时,虽然能够对正统文化冷嘲热讽,但并不能提供一个明确的现代性前景。这一点,在《千万别把我当人》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千万别把我当人》是王朔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成就、其不足、其美学特征,在王朔的创作中都颇具典型意义。在这篇小说中,作家对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乱象(诸如社会生活、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等)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在这种展示之中,王朔并没有简单地保持冷漠或认同,而是明确地传达创作主体的伦理立场,诸如对意识形态的拒绝、对“五四”启蒙文化的扬弃、对民族主义的反思,等等。同时,文学毕竟是一种艺术创造,王朔对社会的参与也是以文学的方式进行的,他对审美性也给予了重视,在语言、结构、人物塑造、情节设置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探索,这其实也是王朔作品能够引起轰动的不可忽视的另一方面原因。如果从世界文学的背景来看,王朔并不孤独,其作品的精神价值及审美价值在世界文坛上都能找到呼应,比如昆德拉、哈谢克,实际上与王朔之间都具有可比性,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王朔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