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和(或)细支气管的肺部弥漫性疾病。肺纤维化是间质性肺病的最终病理表现。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病变一般呈进行性加重,其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危害严重,目前尚无有效根治措施,因此关于ILD的研究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文献整理回顾了近年来ILD的基础理论研究、辨证论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等的研究概况。我们认为:临床方面,尚缺乏关于ILD证候规律的系统研究;动物实验方面,从调节ILD凝血纤溶系统失衡等方面入手,研究中药治疗ILD的作用机制和探讨中药对肺功能影响,是治疗ILD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1.94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中医证候分析目的:探讨ILD病因病机,研究间质性肺病的中医证候分布,尝试寻找一些证候分类规律,为治疗提供一定的辨证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制定临床调查表,详细收集病史资料;辨析病位病性病因病机;参照导师辨证治疗经验、有关证型的国家标准及《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症状计量辨证表计分,综合分析得出相应证型;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ILD主要证候分布,分析各证型与肺功能及血气检测结果的关系。结果:94例ILD患者主要证候要素为:病位要素包括肺、脾、肾、心,虚证要素包括气虚、阴虚、阳虚,实证要素包括血瘀、痰、湿、热、风邪。证型分布:本证:气阴两虚>肺脾气虚>肺燥津亏>心脾肾阳虚;兼夹证(标证):血瘀证>痰热壅肺>风邪犯肺>痰湿阻肺。在所有证型组合方式中,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最多。虚证患者占43.62%,虚实夹杂患者占56.38%。兼夹证中血瘀证出现频次与虚证程度的加重呈显著正相关。各本证肺功能情况比较显示:气阴两虚、心脾肾阳虚证型患者FVC降低与肺燥津亏证型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心脾肾阳虚证型患者TLC降低与肺燥津亏及肺脾气虚证型患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气阴两虚、心脾。肾阳虚证型患者DLCO降低与肺燥津亏及肺脾气虚证型患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各本证血气指标比较显示:心脾肾阳虚证型患者P(A-a)O2升高与肺燥津亏证型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ILD主要证型为:本证包括气阴两虚、肺脾气虚、肺燥沣亏、心脾肾阳虚;兼夹证(标证)包括:血瘀证、痰热壅肺、风邪犯肺、痰湿阻肺。多为本虚证中兼夹标实证,以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最多;病位初期在肺,久则影响及脾、肾,晚期累及于心,五脏阴阳并损;病性属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虚、阴虚、阳虚,标实为血瘀、痰、湿、热、风邪。中医证型分布与肺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可能为证候客观化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他们之间的具体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2.通痹化纤方治疗间质性肺病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通痹化纤方治疗ILD的作用机制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0只,体重120±10g,随机选取10只大鼠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作为正常对照组,将其余60只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造成肺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第28天时,将存活的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激素组、中药组,共3组。各组实验动物均于术后28天开始灌胃给药,连续给药28天。术后第56天,做大鼠用力肺通气功能(FVC)实验,测定FVC、FEV0.3/FVC%、PEF、MVV、Cdyn等指标。肺功能实验结束后,抽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酶免法检测uPA、PAI-1含量。腹主静脉取血,酶免法检测血清uPA、PAI-1的含量,放免法检测血清TNF-α的含量。静脉取血后迅速摘取肺脏,肉眼观察肺组织外观形态;选取大鼠左肺下叶同一部位,进行病理切片,作HE染色以观察形态学改变。结果:(1)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正常组肺内结构清晰,肺泡壁薄且光滑,肺泡结构完整,肺泡间隔未见增厚,无炎性细胞浸润,肺泡腔透亮,无明显炎性细胞渗出。模型组肺泡结构破坏,肺泡壁显著增厚,大量胶原沉积,肺实质结构紊乱,部分肺泡腔缩小甚至消失,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中药组、激素组肺泡炎和肿纤维化程度均较模型组减轻。(2)血清中TNF-α的含量: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较正常组有显著升高;中药组和激素组TNF-α水平升高均轻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3)酶免法检测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uPA、PAI-1含量:模型组、中药组及激素组大鼠血清uPA水平较正常组均有显著降低;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uPA水平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大鼠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沈液中的PAI-1水平,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4)肺功能指标:模型组大鼠FVC水平显著降低;模型组大鼠FEV0.3、FEF75及MVV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EV0.3/FVC、PEF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模型组Cdyn水平较正常组有显著降低,中药组和激素组Cdyn水平降低均显著轻于模型组,中药组Cdyn水平降低轻于激素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RL水平较正常组有显著升高,中药组及激素组RL水平升高轻于模型组,前者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中药组RL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模型组大鼠RE水平较正常组有显著性升高,其余各组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通痹化纤方可能存在通过降低血清中TNF-α水平,从而延缓纤维化的进程的机制。ILD模型大鼠肺功能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以及Cdyn降低、RL升高。通痹化纤方可以改善ILD大鼠Cydn及RL。本研究中凝血纤溶失衡机制是否存在,以及通痹化纤方是否通过调节凝血纤溶失衡而达到治疗ILD的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