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引起的一种牛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毒引起的临床症状中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及气管黏膜发炎、呼吸困难、流涎流涕并伴有结膜炎、流产不孕和生殖道炎症,有时会诱发犊牛脑炎等。该病呈全球性分布,严重危害着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奶牛养殖业和乳业,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归为B类动物疫病。由于奶牛在感染该病毒后一般呈隐性感染,这一感染特性对该病诊断、预防和治疗造成了极大困难,在疫病爆发后造成养殖场重大的经济损失。 本研究对河北省部分地区奶牛养殖场的不同临床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进行研究。试验中为了研究呼吸道型IBR流行特征,对河北省保定、石家庄、邢台、廊坊、张家口、沧州、衡水和唐山市8个地区分别在一年四季中采集成母泌乳牛、青年牛和犊牛血清,共计1600份,使用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血清学检测。同时采集血液、病死牛脏器和鼻拭子样本使用PCR技术对其进行病毒基因检测,共1722份。检测结果为呼吸道型IBR在冬季感染率为81%,春季为80%,夏季为1%,秋季为3%,表明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犊牛和青年牛感染率为43%,成母牛为39%,表明犊牛和青年牛比成母牛对IBRV更易感;在保定、衡水和廊坊地区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7%,49%和48%,明显高于其它地区。针对河北省保定、石家庄、衡水、廊坊、张家口、邢台和沧州7个地区中临床中有流产症状的妊娠牛,采集其妊娠牛阴道分泌物和流产胎儿肺脏共138份,采用PCR方法检测其病原;并采集妊娠牛血清154份,同时检测IBR、BVD、牛弓形虫和布鲁氏菌病,结果为由IBR所引起的流产症状占总体病例的68%,BVD占45%,因此IBRV是引起河北省部分地区临床上妊娠牛流产的主要病原。采集15份1月龄内因肠炎症状死亡的病死犊牛脏器,经PCR检测,结果为IBR阳性检出率为53%,BVD为20%,证明IBRV是导致这些犊牛死亡的主要病原。通过PCR和血清学方法两种检测方法进行诊断,发现PCR方法灵敏度更高,诊断结果更为可靠。经PCR检测阳性的鼻拭子经反复冻融处理后取上清接种在MDBK细胞中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培养过程中,出现细胞圆缩、拉网、聚堆呈葡萄样等典型病变,经过TCID50、中和试验、PCR方法及核酸测序鉴定,成功分离到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命名为XT-IBRV。对爆发呼吸道型IBR的保定GP奶牛养殖场和邢台JP奶牛养殖场两个规模化养殖场采用自拟方案进行治疗研究有效率达100%,常规治疗方法仅为60%和50%,证实该自拟治疗方案在临床疗效确实,建议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