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入新世纪,全国各高校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都加快了体育课程的改革步伐,建立了自己学校的体育课程模式,形成了现在多种体育课程模式并存的现状。经过调查,现在存在较多并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四种:并列型体育课程模式、二段型体育课程模式、全选型体育课程模式、俱乐部型体育课程模式。那么这些体育课程模式是否适合学生的发展要求,哪种体育课程模式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行为的养成更为有效?对此,展开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本研究是在借鉴前人对教学理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参考了大量的行为学、心理学等中外学者、专家的科研成果。通过对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体育课程模式的调查,找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体育课程模式。之后,再对存在不同课程模式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来对比和分析出不同体育课程模式下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是否存在差异,旨在了解哪种体育课程模式更适合学生的发展。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制定出“关于认定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指标的调查问卷”,确定能充分表现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指标,用这些指标作为设计“对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和依据。之后,通过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收回的“对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一、不同体育课程模式下的学生对学校体育课程开设状况的满意度不同,学生主要从课程设置、授课形式、学校的体育场馆和器材配备三方面来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由好到差依次是俱乐部型、二段型、全选型、并列型;二、俱乐部型体育课程模式和二段型体育课程模式学生的体育意识总体较强,全选型其次,并列型较差。三、俱乐部型体育课程模式的学生直接体育人口数最多,其他体育行为指标也较好,从总体上来说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下的学生体育行为较好,其次为二段型、全选型,并列型最差。四、体育课程模式(外部环境)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体育意识作用于体育行为。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以学生为主体,来对比分析出有利于我国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发展的体育课程模式。同时,为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