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和经济创新驱动的重要动力来源,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普遍面临两大瓶颈:融资约束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政府补助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工具,是国家参与和引导企业创新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大力提倡创新的情境下,政府对企业的创新资助力度越来越大。然而同样都是在巨额的政府补贴资助下,企业之间的创新成果却相差甚远,这也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对于企业创新活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融资难与资金需求大这一现实问题,政府补助能否如愿以偿地起到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作用以及这两者之间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讨。基于上述现实背景,本文通过梳理和归纳总结国内外关于政府补助动因、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政府补助的经济后果以及融资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相关文献,以委托代理理论、外部性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信号传递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选取2010-2016年间我国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针对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展开实证研究。首先,探究了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源补充机制,并进一步结合产权性质和行业异质性,检验了其对政府补助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其次,基于信号传递视角,验证了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检验股权融资对政府补助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1)政府补助能够有效的发挥资源补充效应,直接的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2)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会因企业的产权性质不同、所处的行业异质而具有差异性。相对于国有企业,在非国有企业中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正向作用更强,政府补助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更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而相对于非高技术企业,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高技术企业中更显著。(3)政府补助还能够发挥信号传递效应,能够向外界传递出积极的政府政策倾向的信号,从而影响投资者决策,增加外部融资规模,进而促进了企业创新,其中股权融资是政府补助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中介变量。此外,在上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又提出了应在合理区间范围内扩大对创新型企业政府补贴覆盖范围和资助力度;关注创新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和行业背景,均衡发展各行业;完善政府补助制度,优化政府补助资源配置效率等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