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语典》是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台湾总督府翻译官岩崎敬太郎编撰的一部供日本人学习台湾闽南话的教科书和工具书,其从1922年~1931年十年间总共发行七个版次。书中以闽南语繁体汉字记录语料,以日语汉字和假名释义解析,采用台湾语片假名和教会罗马字母对照记音,结合十九世纪描写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的方法,阐述对台湾闽南语教学与研究的心得成果,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台湾闽南语的语言面貌。该书很有特色,材料翔实,实用性强,且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都有独到的分析,但是目前在大陆和台湾有关本书的介绍只见于目录索引,而几乎未见其相关研究。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分为三小节。主要考证《台湾语典》的作者和内容,并介绍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和意义、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台湾语典》的编撰”,分为三小节。首先,以历史文献考证和揭示其编撰背景、意图;其次,理解和分析作者的编撰思想、原则;再次,详细介绍其编撰结构、内容。
第三章“语言标记符号”,分为三小节。着重阐述分析台湾语片假名和教会罗马字母两种语音标记符号的产生背景、标记方法、内涵及其影响,并探讨两种语音符号并记的原因,最后介绍《台湾语典》中文字标记符号的标记方法和内涵。
第四章“《台湾语典》的语音系统”,分为四小节。主要运用图表的形式详尽地统计、分析和归纳《台湾语典》的声韵调系统,从而确定其音系,并讨论它的“连读音变”现象。同时,用共时比较法把《台湾语典》与同时代的大陆闽南语文献--罗常培先生《厦门音系》(1930年)作比较,阐述台湾闽南语与福建闽南语的源流和演变关系。
第五章“《台湾语典》与现当代台湾闽南语语音系统的比较”,分为三小节。用历时比较法把《台湾语典》与现当代台湾闽南语文献进行比较,分别阐明声、韵、调系统的变化和特点,解释台湾闽南语语音的历史性发展与变化,力求探寻台湾闽南语语音近一百年来的发展规律及其演变原因。
第六章“《台湾语典》的研究价值及其意义”,分为三小节。通过分析《台湾语典》所反映出的语音教学与研究意识、《台湾语典》对台湾闽南语发展史的研究价值及其现实意义和《台湾语典》的语音局限性,客观评价本书在语言史和闽南方言史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