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入院血压水平改变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ing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冠心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血压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密切相关,血压过高或过低均可增加心血管风险。但关于ACS患者入院时血压情况及其出入院血压变化目前研究报道很少,本研究旨在了解ACS住院患者入院时的血压情况、出入院血压水平改变,特别是低血压发生情况,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搜集2011年11月—2012年2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69例。统计比较入选患者出入院血压水平、血压偏高者(≥140/90mmHg)及血压偏低(<110/70mmHg)者所占比例、合并高血压者血压达标率;比较血压偏低者的出入院血压变化;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血压偏低者所占的比例;统计入院时血压偏低患者中二级预防药物的应用情况并比较二级预防药物对入院时血压偏低者出入院血压变化的影响。采用SPSS17.0软件包处理全部数据,P<0.05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收集ACS患者569例,入院血压平均为134.18±20.868/81.09±12.573mmHg,出院平均血压为123.42±13.542/74.53±8.219mmHg,出院时总体血压水平降低(P均<0.001)。入院时与出院时血压≥140/90mmHg的患者分别占46.6%、13.9%,出院时血压偏高者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P<0.001)。入院时血压偏高的患者中,出院时有24.2%血压仍偏高。入选的ACS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为75.4%。按JNC7的降压标准,入院与出院时合并高血压的ACS患者血压达标率分别为30.3%、69.5%,出院血压达标率明显升高(P<0.001)。入院时和出院时血压<110/70mmHg的患者分别占14.2%、19.7%,出院时血压偏低者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P<0.001)。入院时血压偏低的患者中,出院时有55.6%血压仍偏低,有44.4%出院时血压不低。而出院时血压偏低的患者中有59.8%的患者入院时血压不低,且有25.0%的患者入院时血压≥140/90mmHg。入院时收缩压(SBP)<110mmHg的患者,出院时其收缩压较入院时上升了8.385±13.133mmHg(t=4.604,P<0.001);入院时舒张压(DBP)<70mmHg的患者,出院时其舒张压较入院时上升了5.841±9.194mmHg(t=5.043,P<0.001)。入院时AMI与UA患者血压偏低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2.1%、10.0%。出院时AMI与UA患者血压偏低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5.8%、15.9%。与UA患者相比AMI患者入院和出院时血压偏低者所占的比例均较高(P均<0.001)。入院时血压偏低的患者中,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及β受体阻滞剂、单独应用ACEI/ARB、单独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及不用ACEI/ARB及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分别占50.6%、16.0%、17.4%、16.0%。其中应用ACEI/ARB者与未应用ACEI/ARB者出入院血压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918(SBP);P=0.142(DBP))。应用β受体阻滞剂者与未应用β受体阻滞剂者出入院血压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390(SBP);P=0.687(DBP))。结论:1ACS患者入院血压偏高,出院血压较入院时明显下降。2ACS患者高血压患病率高,但入院血压达标率低,出院时虽然达标率有所升高,但仍有部分患者未达标。3出院时血压偏低患者的比例增加,很多入院时血压不低甚至偏高的患者出院时血压过低,虽然本实验未分析血压下降过低是否与强化降压有关,但我们仍应注意不能降压过度,防止血压过低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4AMI患者较UA患者血压偏低者所占的比例高。5入院时血压低于110/70mmHg的患者出院时总体血压水平升高,并有一半血压恢复正常。6本试验未发现小剂量二级预防药物对血压偏低患者的血压产生明显影响,但因为是回顾性研究此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仍需更多大型前瞻性研究来探究。
其他文献
在日常生活中,人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在维系这些关系的同时,一方面接受环境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人又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主动地改造环境。从而达到更好地适应环境的目的。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优化了育人环境,同时也在这个环境中耳濡目染,促进了自身健康发展。校园环境对高校学风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校园环境是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培养良好学风最重要的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考证”之风在大学校园悄然兴起,随后便不断升温,至今热度不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为考取各种资格证而奔波的行列。有研究表明,大学生考证率已达到68.7%,而在暂时没考证的大学生中,也有76.23%的人有考证的意向,各种证书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讲已经不是拿与不拿的问题,而是拿多与拿少的问题。同时,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认识的加深,大学生群体在“考证”行为上渐渐表现出了一些与之前不同的趋势和
目的:  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是起源于B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特殊亚型,其侵袭性高,预后差,临床上难以治愈,尽管一些新的治疗手段如硼替佐米、利妥昔单抗
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贸经营权的放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外贸出口行业。然而外贸人才的匮乏正成为制约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与全球同行竞争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作为一个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专业之一,受到了各高职类院校的重视。为了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提高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和完善各种教学体系,笔者对湖南省几所高职院校2007年国际贸易专业
目前,网络传播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大众传播方式,其传播模式也由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传播。随着非主流传播的影响力的迅速扩大,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特点与过去相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德育模式提出了挑战。如何应对网络环境下非主流传播的冲击,创新德育模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    网络提升了非主流传播的影响力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令人瞠目结舌。从1997年到2006年,
大学生生涯规划辅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根据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对大学生的要求与期望,引导大学生认清其人生发展的方向,树立人生发展的长期目标以及阶段性目标,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意识,并围绕人生发展目标以及职业发展目标来规划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能力培养、思想修养和情感生活等,指导与协助大学生解决自身成才成长中的实际问题。    目前大学中开展大学生发展规划的现状分析    按美国著名职业生涯学家舒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我国经济建设大发展的坚强支撑。高职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如何在加强实践的同时,加强创新精神,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高等职业教育理应重视实施创新教育。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