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国家颁布的《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把艺术教育领域的目标分为两个子领域: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其中感受与欣赏是基础,旨在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以及积极的艺术学习态度,表现与创造是目的,旨在提高幼儿对艺术语言的学习从而自由自在的创作。《指南》中对艺术领域目标的新要求对我国现阶段学前美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美术教学中更应该关注幼儿对艺术的感受和体验;更应该关注幼儿图形表达的特点,强调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因此,美术教学应该使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与理解美,在表现与创造的过程中发展、建构自己的美术语言,并能够用这种基本的语言来表达自己、表征世界。然而,幼儿园美术教学却呈现这样的现状:一是美术教学活动以范画教学为主,强调作品与范画的相似性,导致幼儿作品呈现千篇一律的现象,二是美术活动的设计没有系统性与连贯性,导致教师在进行活动时呈现“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现状,进而使幼儿对美术语言的学习零散断续。这样的现状严重背离了《指南》对艺术教育的要求,幼儿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具体到美术活动中如何做呢?如何使幼儿园美术活动与《指南》相统一,从对艺术的感受与欣赏‘开始,经过一系列的美术活动,幼儿学习美术的相关语言,从而达到熟练使用美术语言进行自由创作呢?教师们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为了能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单项深度法,单项深度法是高宽课程中艺术教育的方法,是一个具有连续性的视觉艺术项目,单项强调单一美术语言的学习,深度强调幼儿通过一系列具有连贯性的活动,对这一美术语言进行深入的探究,使艺术体验由简单变得复杂,同时独立发现事物,在问题解决的情境中获得关键经验的成长。单向深度法以游戏为主要活动方式,关注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探索和了解美术语言,同时侧重在“在艺术中思考”和“思考艺术”两个方面的相互促进和影响;重视引入、拓展、创造与反思的四个阶段的连续性和层叠性的发展和提高。本研究正是基于高宽课程中视觉艺术教育的方法——单项深度法——的启示,从基本的美术语言出发,设计出符合5-6岁幼儿学习线条这一美术语言的一系列连贯性的活动,由研究者本人、某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师、该班随机抽取的20名幼儿以及课题组成员共同参与实施,希望通过基于单项深度法理念和实践的本土化尝试,探究美术语言在活动中习得的规律和特点,打破幼儿园美术教学范画一统天下的被动格局,为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多样化探索尝试更多的可能性。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部分介绍论文研究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关于单向深度法的研究现状,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对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通过选择研究对象、确定研究目标,制定研究方法,设计出研究计划与方案,明确在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第三部分是活动实施与作品分析阶段,在循序渐进的活动中,收集幼儿作品并进行分析,分析幼儿在作品中对线条的形态、长短、粗细的表征,以及对线条这一美术语言是否掌握并能进行创造性表达,同时分析关键经验对其所起的作用。最后把作品与未参与本研究的幼儿作品进行对比分析。第四部分得出本研究的思考、启示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