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各民族文学多姿多彩,多种民族文学既闪烁着本民族文化的光辉,又显示出与其他民族文化不同之处。在这多民族文化文学图景中,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是在所难免的,这种文化的交际对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向前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文化交流的目的尽管出于不同的需要,却明显地体现出异质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与交融,沟通与理解。叶尔克西和李娟是两位有草原牧区生活经历的女性作家,她们均受汉族文化和哈萨克族文化的影响,创作内容均是在新疆的所见所闻所感,置身于新疆这个多元文化交织的疆域,她们既是旁观哈萨克文化的人,又是融入游牧文明的人。本文立足于叶尔克西和李娟的作品创作,试图通过文本细读和比较分析,在比较文学视域下窥视两位族别不同的新疆作家的散文作品,尝试运用文学理论中的比较文学相关理论对两位作家的作品进行研究,考察创作主体独特的文化身份和文化立场。同时,运用平行研究方法,通过对创作内容的比较分析,探究她们在作品创作中的女性审美特征;通过叶尔克西和李娟作品比较,从作家文化身份对创作的影响这一角度来研究,探讨两位作家在文化交流中所体现出的文化自觉性。本文还将采用跨文化相关理论,探讨在双重文化背景熏陶下,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及表现。希望拙作能对李娟与叶尔克西创作比较研究提供一份参考。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概述论题写作的缘起、论题研究现状以及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正文包括三个章节。第一章是作家的创作述评,重点在作家的创作,并按作家作品创作的特点给予归类,分析作品的特点。第二章是创作内容的比较,分为三节。第一节,从草原牧歌与阿勒泰意象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作品进行详细的文本分析。第二节,从相似性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叶尔克西与李娟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审美。第三节,陈述了两位作家的文化自觉性,即对新旧文明交替的反思。第三章,主要论述文化交流对两位作家的影响及表现,从哈萨克族和汉族文化交流这一角度探讨,明确作者的文化身份与文化立场,并且阐述了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只有实现融合,才能走向共生与发展的道路。最后一部分是结语,该部分对叶尔克西与李娟作品创作比较研究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揭示本文的主要观点,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不可能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流的。民族融合所带来的最为有利的结果就是,差异文化间的自觉与互相承认,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文化的共生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