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郡县治、天下安。为缓解县级政府财政困境,自2004年起我国各省陆续推进“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希冀提高县级政府的可支配财力,激发县级政府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强化我国县域治理能力。但在2012年前后,各省对推进“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态度出现了分歧,“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政策效果受到质疑。根据“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赋予县级政府更大的财政自主权,将增强县级政府官员的责任感,对于县域税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郡县治、天下安。为缓解县级政府财政困境,自2004年起我国各省陆续推进“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希冀提高县级政府的可支配财力,激发县级政府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强化我国县域治理能力。但在2012年前后,各省对推进“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态度出现了分歧,“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政策效果受到质疑。根据“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赋予县级政府更大的财政自主权,将增强县级政府官员的责任感,对于县域税收努力以及支出能力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县级财政自给能力的提升;但也可能加剧地区间财政竞争,减少县级政府的自有财力,不利于县级财政自给能力的提升。根据财政层级扁平化理论,“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压缩政府层级,减少政府间信息失真,避免市财政对县财政的“刮、卡、压”问题,有利于县级政府的财政能力的提高;但转移支付直接核定并补助到县,可能加剧“粘蝇纸效应”,加大县级政府对转移支付的依赖,不利于县级财政自给能力的提高。从理论分析看,“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对县级财政自给能力的影响不确定。本文将“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视为一场准自然实验,以《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01-2019年)的数据为基础,辅之《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3-2010年)和《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的数据,最终形成县级面板数据,运用多期DID的估计方法评估“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对县级财政自给能力的影响及不同改革措施对县级财政自给能力的影响,通过PSM的方法矫正可能存在的样本选择偏误问题,并运用缩尾处理等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首先,本文先运用合成的面板数据检验“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对县级财政自给能力的影响。其次,根据财政部和各省出台的文件将改革分为收入分权措施、支出分权措施以及转移支付措施,检验不同措施对县级财政自给能力的影响。最后,根据经济及资源禀赋因素将我国地区按照东、中、西和南、北进行划分,检验改革对不同地区省份县级财政自给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革不利于县级财政自给能力的提升,其负向影响主要来自改革中的转移支付措施,而改革中收入分权措施和支出分权措施都对县级政府的财政自给能力产生了正向作用。同时,改革后东部省份和西部省份县级财政自给能力所受负面影响大于中部省份,南部省份县级财政自给能力显著下降,北部省份财政自给能力显著上升。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本文认为,我国应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地推动改革,同时完善地方税体系建设、理顺政府间事权和支出关系、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从而提高我国县级政府乃至地方财政自给能力,为县域治理赋能。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然而浅层能源资源已所剩无几,人们对能源的开采逐渐向深厚表土层转移。深厚表土层竖井特殊的地质条件使得常规的施工方法难以实现,这就要求必须使用特殊的施工技术。目前,深厚表土层竖井的施工最常用的方式是冻结法。冻结法首先将土体采用物理手段冻结成冻土,然后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挖掘,这种开挖方法施工作业条件差、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大,且对土体的冻结过程需要
我国滑坡灾害尤为严重,每年因滑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在滑坡整治工程中,常常因为对滑坡形成原因及机理认识不足,造成后期治理设计的失败。本论文以北碚区某公路边坡滑塌为工程背景,对软弱夹层条件下岩质边坡的稳定性与治理方案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所得成果如下:(1)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通过对比各工况边坡的变形、应力、安全系数,对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软弱夹层的存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最
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大量人员涌入城市,进而导致城市交通日益拥堵,地下交通体系的发展成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新思路。针对城市商圈及经济高新区交通拥堵问题,城市地下环线交通体系的建立,可将地下商场、停车场及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串联起来,进而有效减小地面交通压力。同时,考虑地表高层建筑密集,地下空间的开发不可避免的遇到建筑桩基础,对于城市地下环线隧道开挖施工无疑是一大挑战。基
中国市场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形式变化莫测,竞争力度愈演愈烈,消费者消费习惯朝个性化方向发展,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单独满足市场全部的需求,企业对外部环境、资源的依赖与日俱增。现代企业必须思考所处行业的形势与自身特点,特别是制造业行业,一般制造业企业需要经过采购原材料、生产加工、包装、制作产品宣传广告、投向市场销售等步骤,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每
2016年12月23日,财政部发布《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12项审计准则。新审计准则希望能够通过增设关键审计事项部分,帮助报告使用者更多地了解审计过程,以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决策。审计师是否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可理解如何,是否能够达到增加报告沟通价值的效果,是审计报告能否达到改革目标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关键审计事项可读性和与同行相似程度为研究对象,通梳理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实施效果也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问题。而影响混合所有制改革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非国有股东在公司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效果。由于在这一视角下对非国有股东治理程度产生的影响还有待深入分析,因此,本文将对非国有股东治理程度进行剖析,以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作为反映混合所有制改革产生的经济效果的体现,深
自2013年新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以来,截至2018年底,国有企业进行混改的企业数量比例已达到70%,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以改革国有企业股份结构为中心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提高公司绩效。目前,我国即将进入“十四五”发展时期,企业发展更加注重质量而非速度,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的成效衡量也应选取综合性指标——全要素生产率。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对于我国企业数字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更在2
“融资难、融资贵”是我国长期存在的社会经济问题,某种程度上掣肘着我国经济的转型与升级。如何缓解融资约束问题,对于公司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近年来,股权质押这一债务融资方式颇受股东们的青睐,A股市场甚至达到“无股不押”的盛况。这主要是因为股权质押相较于其他融资方式有着一定的优势,融资门槛低,手续简捷,放款速度快,能够及时满足股东对资金的需求。然而凡事都具有两面性,股权质押的便捷性也可能为控股股东侵害公司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过去依靠资本与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外延式增长不可持续,因此转向创新驱动发展迫在眉睫。而在转向创新驱动的过程中,财政科技支出是促进科技创新和推动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根据罗默等人的经典增长理论,财政科技支出可以有效弥补科研活动外部性,引导资金向创新活动集聚,推动经济增长。但是由于其从投入到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存在滞后性与长期性,同时各地区创新能力存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