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演讲中,演讲者会注意嗓音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歌唱时,歌手通过改变自我声调、音强,使嗓音富于变化,悦耳动听;日常生活里,人们会时常留心自我嗓音是否被认为是好听的、舒适的并进行调整。事实上,这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嗓音吸引力”。嗓音吸引力指的是“目标人物的嗓音所传递的吸引力”。已有研究表明,嗓音吸引力在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通过对嗓音吸引力进行评价,听者能够预测说者的个性特征和社会经济地位,评价说者的领导力并建立和维持人际交往中的亲密关系。然而,当前嗓音吸引力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他人”,忽视了对“自我”的研究。事实上,自我嗓音在识别和感知的行为及生理特征上均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加工模式,因而自我嗓音吸引力也可能存在区别于他人的评价机制。基于此,本研究将通过认知行为技术,系统考察自我嗓音吸引力的评价偏向及其机制。本文共包括三项研究:研究一以他人嗓音吸引力评价作为参照,比较了自我嗓音与他人嗓音在吸引力评价上的差异性及不同性别背景(同性、异性)下两种嗓音吸引力评价的异同;研究二通过采用自我参照范式和添加熟人嗓音,深入探索了自我嗓音吸引力评价偏向的内在机制,即自我嗓音吸引力评价的评价偏向是源于自我积极认知还是熟悉性效应,抑或是二者的共同作用;研究三进一步探究了这种评价偏向是否具有可推广性,即是否会泛化到自我相似嗓音之中。三部分研究的结果表明,人们对自我嗓音吸引力存在特异性的评价机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人们对自我嗓音吸引力评价存在一种高估偏向,即人们对自我嗓音吸引力的评价高于他人对自我嗓音吸引力的评价,同时也高于自我对他人嗓音吸引力的评价。(2)在同性和异性背景下,自我嗓音吸引力评价的高估偏向均会稳定出现,男性和女性均认为自我嗓音相比他人嗓音更具吸引力。不同之处在于,同性背景下,男性对同性他人嗓音吸引力的评价要显著高于女性对同性她人嗓音吸引力的评价,但这一差别并没有在异性背景中发现。此外,男性和女性在同性和异性背景下表现出相反的评价趋势。(3)嗓音吸引力的高估偏向可能受到了熟悉性和自我积极认知的共同作用,而自我积极认知的作用更为主要。(4)自我嗓音评价的高估偏向可以被推广到自我相似嗓音的评价中,即人们倾向于将与自我嗓音更加相似的声音评价得更有吸引力。综上,本研究从行为特点、内在机制和可推广性三个方面,系统探讨了自我嗓音吸引力的评价偏向及其机制。本研究的成果从理论上,不仅能丰富嗓音吸引力的研究领域,而且有助于拓展心理声学的研究内涵;从实践上,可以为嗓音相关的语音产品设计及不同人群的嗓音训练提供新的思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