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翻译研究以原文文本为研究对象,注重文本之间的对比和探究翻译标准。忠实被看作衡量译文优劣的唯一标准。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描写与系统理论的出现,翻译研究者开始从文化的视角来研究翻译。文学操控学派的观点扩大了翻译研究的范围并给其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为文化操控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德烈.勒菲维尔的改写理论是翻译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成就之一。他指出,社会是文化系统之上的系统,而文学是其中的子系统,或系统中的系统,这些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改写是确保文学作品生存的方法之一。他十分强调三个控制要素在翻译过程中的操控作用:在文学系统内部起作用的是意识形态和诗学,在其外部是赞助人。译者通过对原著的操控,使之适应目的语中的主流意识形态,诗学形式以及赞助者的需要。
本文以安德烈.勒菲维尔的改写理论为理论依据,以伟大翻译家林纾的译著《块肉余生述》为案例,从林纾所处的晚清社会文化背景出发,分析了影响他翻译策略的文化因素,证明其中大量蓄意的误译是合理而成功的。通过探究林纾在中国当时社会意识形态,诗学等因素影响下对西方文学进行改写的深层次原因,笔者希望在翻译研究中,人们能更加关注“文化”这一重要元素。
本文由引言,正文(三章)和结论三大部分组成。
首先为引言,介绍了本研究的目的,现状和文章结构。
第一章对翻译研究中关于文化转向研究的理论进行了综述。作者首先介绍了安德列弗维尔的改写理论,并解释了三个控制要素—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如何从多方面操控文学翻译。作为改写理论的理论基础,笔者对操控学派中其他相关的理论也作了简述。
第二章通过详细分析晚清时期的翻译文学,揭示了三个控制因素对文学翻译的操控。笔者以改写理论为基础,概括了本时期翻译作品的特点。
第三章是案例分析。作者采用比较的方法,对林纾的代表译作《块肉余生述》和原著进行了详细分析,探究了林纾的语言特点和他所运用的独特改写策略,例如:省略,改编,增添以及删减,并得出了以下结论:林纾在翻译过程中明显受到了与他生活的时代紧密关联的各种文化因素的制约。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其中详细阐述了本研究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