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并购作为一种迅速扩张的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和采用。当前形势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朗和我国加入WTO后市场逐步开放,企业通过并购这样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来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加速自身发展壮大已成为一种主流趋势。纵观当今世界各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展历程,采用企业并购这种方式来力图实现自身目标的不在少数。美国著名学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勒在其论文《通向垄断的寡头之路—兼并》一文中指出:“一个企业通过兼并其竞争对手的途径成为巨型企业是现代经济史上的一个突出现象”,“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在经济繁荣期,并购被看作是企业高速发展的加速器;在经济衰退期,并购又被看作是企业抵御衰退、低成本扩张的发动机。企业的发展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并购史。无论是政府监管部门、并购主体还是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信息均存在着广泛需求。了解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信息,有利于政府监管部门制定和实行行之有效的政策法规,减少政策制定过程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每一项政策制定都切实可行;了解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信息,有利于并购主体了解并购的实际效果,防止实施盲目并购;了解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信息,有利于广大投资者正确把握市场行为,做出更好的市场判断和投资决策。上述内容表明并购确实能为并购主体带来巨大的好处。然而,现实情况却表明,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在实施并购后业绩都获得了很好的提升,许多看似成功的并购实际上并没有获得足够的超额收益,相反还遭受了巨额损失。浏览国内外众多研究文献不难发现,尽管不同学者的研究方法和采取的样本有所不同,但是其结果存在一致性,即在成功的并购案例中,被并购企业往往是并购活动的绝对受益者,不同的仅是获得收益的多少;而并购企业相比之下却收益甚微,甚至收益为负。那么为什么并购还会让许多企业趋之若鹜?并购绩效评价是否能够真实反映企业并购的实际效果?有什么原因可以解释这些困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难题?如何才能有效的做出正确的并购行为实现并购的成功和效益的提高?在此背景下,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再研究再挖掘也就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 本文基于上面的阐释,在借鉴国内外有关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修正平衡记分卡出发,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发现:“从总体样本的角度来看,公司并购实施前的三年期间普遍存在业绩下滑的局面,但这一趋势在并购实施当年得到扭转,业绩逐渐迎难而上,尤其是在并购实施后的第一年业绩已有了很大提高。可是,在并购实施后的第二年业绩较前年却出现较大程度的滑坡,并购实施后的第三年业绩又开始逐渐恢复。从各产业周期的角度来看,不论是成长期、成熟期还是衰退期的公司并购实施前的三年期间同样普遍存在业绩下滑的局面,但这一趋势在并购实施当年得到扭转,业绩开始逐渐好转。不同之处在于,成长期公司并购在并购实施两年后业绩较以前有了较大程度的滑坡,之后仍一直未能改变业绩下滑的趋势。这说明成长期公司并购仅仅在短期内获得了正效应,长期看来,并购并未取得成功。成熟期公司并购和衰退期公司并购在并购实施两年以后继续延续了业绩上升的良好发展态势。表明并购发挥了相当程度的正效应,成熟期公司并购和衰退期公司并购普遍取得了成功。” 本文的研究将围绕上述问题详细阐述并购对上市公司绩效而言究竟起到了什么方向的作用,起了多大程度的作用等诸多问题。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帮助企业找到做大做强,提高绩效的路子,也为以后的市场并购行为提供有益的借鉴。